時萊又把目光轉向領隊的青年道士,好奇道:“你母親姓花?”
錢月夏一時間有些啞然,也不知道如何回答,想起李富貴的囑咐,做子午決躬身到底。
時萊虛扶了下,笑了笑道,“你這個名字倒是頗具浪漫主義色彩。”
“俗家姓名,讓真人見笑了。”
“不,這個名字真的很好。”時萊很真誠的誇讚著。
花前月下,花錢約下,浪漫又實在!
跟著李富貴上山的道士一個個自報家門,統統說的是俗家姓名。
這裡面有和以前門派斷開關係的含義,也有尊重時萊沒有道號的緣故。
“你曾經救人性命?”
錢月夏驚了下,深吸了一口氣才平復住情緒,“回稟真人,我曾經救過兩個落水的孩子。”
“還在道觀裡開解過一個想要輕生的姑娘吧?”時萊柔和的說著,壓了壓手掌,示意對方在石板上坐下,頷首道:“這些事,你沒和觀中的人說過嗎?”
“真人容稟,弟子自覺施恩莫望報,這等小事,不值一提。”
時萊讓大家席地而坐,自己找了塊大石頭,坐在眾人面前,“你說的沒錯,可為什麼3月5要把幫助他人的事情都記在日記裡?”
這就有點上課的意思,一眾道士不敢插言,靜靜的聽見,連旁邊圍觀過來的香客也屏氣凝神。
開學第一課,就這麼突兀的在平臺上開講。
“做了好事還是要宣揚的,不是為了給自己貼金,一來,榮譽也是對自己的激勵和約束,讓自己時刻記得莫以善小而不為。”
“第二,也有宣傳正能量的作用,子貢贖人的典故你們都知道吧?”
三教相通,雖然這是儒家故事,他們也是讀過的,能明白時萊話裡的含義。
做了好事,宣揚出去,這種榮譽感和精神上的滿足,可以激勵更多的人。
所有人做了好事都藏著掖著,大家能看到的只有負能量,長久下去,整個社會的道德都會滑坡。
“月夏,你為何要來伏魔觀?”
“......真人,我想跟隨您修行功法,以後有能力幫助更多的人,我看過真人的直播,也見到那些失散家庭的悲苦,如果有一天我也能有這個能力,一定會追隨真人的做法。”
時萊笑的很開心。
他可以收徒,但是不願意這些弟子成為九組那樣的人,自以為高人一等,視普通人為凡人。
舉一個例子。
南宋起,民間自發祭祀嶽武穆,初為土地神,後升格為東嶽速報司之神,到明萬曆年間,嶽武穆被奉為三界靖魔大帝,也是道家四大護法元帥之一。
雍正四年他被移出了武廟,神格下跌,但是在民間的聲望依然很高。
相比較,對他的尊崇甚至超過八仙。
為什麼?
正是因為張角曾經對謝靈運說的那句話。
真正的神仙,不是揮劍斬天地,而是俯身護螻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