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靈運心不在焉,時萊見場上戰鬥已經沒有懸念,關切道:“我們先走吧?”
小仙女低著頭,噘著嘴,似乎在努力的回憶著什麼。
聽見時萊的話,她悶悶的點了點頭,帶著他凌空飛出村莊。
一些過往的片段不停從她腦海閃現,又消失不見。
只有那十字架,讓她如芒在背、如鯁在喉、如坐針氈......
路過村口時,時萊低頭看了眼,見到一個老道士爬到老槐樹上,踩著細枝,抻著脖子,正用望遠鏡看向村內的的打穀場。
明明很猥瑣的形象,老道士卻神態凜然,嘴裡還小聲嘀咕著,“道家正統......傳承未絕......”
時萊已經認出,這就是每天在放生池打坐的老頭。
只是此時小仙女心神不寧,他也無心詢問,瞟了一眼又把注意力放在身邊人。
......
老道士有個很俗氣的名字,叫做李富貴。
別看名字俗氣,那是父母對子女莫大的祝福。
至少一聽就知道以後想要什麼,比“子涵”、“梓涵”、“紫涵”通俗易懂!
可惜,他出生的年代,正是百廢待興,沒辦法富貴。
十歲左右,他餓的嗷嗷叫,爹孃不忍心,心一橫,把他送進了道觀,去吃百家飯。
那個年代,別說道觀,連平民百姓都活的很苦。
少有香火,更無供奉。
他師門在深山之中,就自己開荒種田,又學狩獵和捕魚,總算留下了一條性命。
也好在他是正一,終歸是能吃肉。
肉才有油水,抵得住餓!
後來能傳度了,他有了道號,依然是個很俗的名字:大通。
重建龍虎山,正一道各宗各派選送優秀道人,他也被當地協會送去,一待就是十來年。
和顧蘇橋等人算是同宗,他也出自茅山。
早年間,各門各派都食氣修煉,不過著重點不同,茅山宗更偏向於符籙。
那時候靈氣尚未枯竭,符籙千奇百種,見效快,威力大,容易收割信眾。
等李富貴開始修道時,傳到他手裡的符籙不過十來種,而且空有其表,最多能有點心理安慰。
他一輩子都在道觀長大,一直都在追尋大道的蹤跡。
這次上面發了話,讓他們好好研究下伏魔觀。
話說的很客氣,但是態度很明確。
研究,就是學習。
幾次會議後,李富貴請纓,先來伏魔觀一探究竟。
老道士年過七十,但身體康健,倒是個不錯的人選。
他做事穩妥,一直認為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來了伏魔觀也不表明身份,也不急著和時萊攀談,一直在悄悄的觀察。
除了無為,他沒看出太多門道。
一直到今天,時萊送七劍下青城,他才找到機會。
先是透過副會長打聽到訊息,又透過渠道和龍組溝通,一路上緊趕慢趕總算到了現場,可惜被攔在村外,只能借了個望遠鏡爬樹。
總算讓他見識到心儀多年的降妖伏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