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生坐在門口,抽著煙,勸說王月桂,“哎呀,孩子要買就買吧。”
“你說得好聽,哪來的錢!”以為王月桂不心疼自己孩子嗎,可家裡就這種情況,女兒跟兒子也沒法比,她和陳生將來老了是要靠兒子養的,現在不打算著,等他們老了做不了活了怎麼辦。
女兒是要出嫁的,成別人家的媳婦,她和陳生養育女兒到畢業,覺得讓她們有飯吃有衣服穿就已經是盡了父母的本分。
陳生向來懦弱,在王月桂面前硬氣不起來,但逼急了也會窩裡橫,現在說要給陳蘭花換新手機,不過就是順嘴說的,給不給錢全看王月桂自己。
不能讓自己父母痛快給錢,陳蘭花非常委屈,從小到大她想要什麼東西就沒如願過,這些東西對正常人的家庭來說根本不算什麼,但在她家,真的就……比登天都難,家徒四壁這個詞真的被陳蘭花用來形容了無數次她家。
王月桂雖然不贊同,但還是會給錢陳蘭花買,不過是從原本的三千降到了兩千五,陳蘭花也沒說滿意還是不滿意,反正錢是拿著了,然後在過完了元宵節頭也不回的離開了這個地方。
她怕自己多待一秒,就會被折磨死。
道德與理智,
罪惡與善良,
貧窮與虛榮。
永遠都矛盾的兩種極端情緒總是伴隨出現,每一次都把她推向更黑暗的深淵,明知道這樣做不好,不應該,可她管不住自己的心,因為虛榮,因為自卑,因為從小到頭都沒有的安全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陳蘭花的世界裡缺失了太多東西,偏偏她受著高等教育,偏偏她不是十惡不赦,做不到心狠手辣,完全拋開自己父母的辛苦不算,她做不到的……
在極度矛盾和自責中,她有滿懷興奮,自己終於可以換一個傾慕已久的智慧手機,終於也可以光明正大在課堂上把手機拿出來玩,不用擔心被同學看到了瞧不起。
陳蘭花這種極度敏感的心理,農村婦女的王月桂根本無法理解,畢竟王月桂身上都沒有過一件超一百塊錢的衣服,哪怕是冬天的外套,也是她年輕那會自己打工攢錢買的,留到現在還能穿,嫁給陳生二十多年,王月桂都沒買過新衣服,都是撿人家不要的穿,或者是買塊佈讓裁縫給縫一兩件,一穿就是好幾年。領子都磨破了也捨不得扔,內穿的內衣內褲也是爛了也還要穿,捨不得買新的。
這些事情陳蘭花當然也知道,小的時候她是不能理解父母的辛苦,可是長大後她理解了,理解,卻不代表她就能摒棄自己的虛榮心。
她需要靠這份虛榮來維持活下去的勇氣,那是她的信念,是她支撐生命的源泉,不能丟的,丟了她就什麼都不是了,真的就是低到塵埃,再也無法站起來了。
陳蘭花帶著滿心的愧疚和矛盾,回到學校,與此同時,她接到了一個許久未出現的人的訊息。
“在哪?”
喜歡未在芳華時遇見你請大家收藏:()未在芳華時遇見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