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修輕輕翻動著手中的書籍,他的食指輕撫過薄如蟬翼的金屬片,這些金屬頁閃爍著柔和的光澤,當翻至第三頁時,他的動作稍微停頓。
這一頁的內容刻畫著複雜的圖案和符號,每一個細節都精緻而精密。
在圖案的一旁則是一副3D模型畫,畫像上展示了一個巨大的機械結構,它結合了工業設計和蒸汽朋克的美學元素,看起來像是一個堡壘或艦船。整個構造錯綜複雜,由無數的管道、齒輪、輪廓分明的發動機和附帶的機械裝置組成。
從視覺上來看,這座機械巨城呈現出極高的複雜度,表面的每一寸都精心設計,充滿了功能性的細節。巨大的輪軸和環形結構似乎是這座機械城市的動力核心,而從各個部分升騰的蒸汽雲霧讓人聯想到它仍在執行中。
在這座機械巨城的周圍,環境看似荒涼,遠處可見尖銳的山峰,而城市本身則像是在這片無人之地中獨自呼吸,彷彿是一個孤獨的巨人。
而從其結構中伸出的無數細長的繩索和電纜,似乎在與周圍的環境連線,或許是為了維持其龐大體積的平衡,或許是為了接收或傳輸某種能量。
在城市的周圍,可以看到一些小型的人類活動:人們在這巨大的機械城市下顯得渺小如蟻,有的在行走,有的停留,他們似乎在觀察或者維護這個龐然大物
此外,一些類似於車輛的物體分佈在城市周圍的雪地上,這些可能是用來運輸或探索這個冰冷世界的工具。
【電子泵(宇宙蛋模型)】
這是畫像上附屬著的文字,而畫像上的裝置就是夏修現在所處的機械城市,換而言之,這裡就是[電子通道]的內部。
夏修進行翻閱書籍,檢視跟畫像有關的所有相關訊息。
【改良後的電子泵基於一種新的物理理論,這種理論來自於與副宇宙(神國/平行宇宙)生物的合作。
它允許在不破壞主宇宙中太陽穩定性的前提下,從副宇宙有效地提取能量。
改良版的電子泵採用高階量子隧道技術,允許粒子在極短時間內穿越兩個宇宙之間的屏障。這一技術的應用大幅提高了能量轉換的效率和安全性;裝置內嵌了高度精密的微觀控制系統,能夠實時監控和調節能量交換的過程,確保其穩定性和效率。
裝置包含一個專門設計的副宇宙介面,這是與副宇宙生命體溝通和協作的關鍵部分。介面的設計允許正副宇宙之間的資訊交換和技術共享。(該人類政權既然想要同能夠毀滅它們母星的存在……,或者說是祂的信徒合作一起研發神明的力量,人類,真是不可思議的種族)。】
看到這裡,夏修的眉毛不自覺的皺了起來。
伊比利亞好像不止是悲觀主義那麼簡單,他們不僅跟伊斯種族這個地外文明完成了接觸和交流,而且還跟能夠對泰拉造成崩壞危機的第三方種族也完成了接觸。
而且看描述,就是在第三方種族的幫助下,他們才完成了對於[電子通道]的改進,造成了現在自己所處的[電子泵·宇宙蛋模型]。
此刻,夏修的腦海裡面閃現過了一個略顯瘋狂的想法,而他的這個想法想必身為泰拉老正黃旗的伊比利亞也應該能夠想到吧。
如果對方跟他想的一樣,他就知道木衛六是怎麼被弄到這裡來的了。
為了證實心中的猜想,他開始迫不及待的繼續從書籍中尋找相關的訊息,很快,他就找到了自己想要找的東西了。
一頁描述著[電子泵]的相關技術原理模型。
【流浪星球計劃若干技術原理:
已經成功透過[電子泵]製作出能量不對稱性,它能夠使得[電子泵]在主宇宙和副宇宙(該副宇宙指“神明”和“群星”自身攜帶的龐大扭曲場,也就是所謂的“神國領域”)之間進行能量交換。
[電子泵]透過能量交換產生的不對稱性,使得主宇宙能量和物理規律的變化。這種不對稱性可以被用來操縱和改變重力場,從而影響星球的軌道。
而且,透過[電子泵],我們和泰拉的人類政權完成了新的以太航行突破。
是的,[電子泵]能夠開啟虛空通道。
泰拉人類政權把這個叫做[新型以太引擎],而我們喜歡把它叫做[亞空間引擎]。
這個引擎藉助神明的力量撬動現世與以太。
該引擎允許建立一種連線兩個宇宙的虛空通道,也就是現世與以太。
透過這種通道,可以在兩個宇宙間轉移物質——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將星球從泰拉軌道上移動到另一個宇宙或空間的另一點。
按照泰拉人類政權所說,目前人類的[以太引擎]只限於在導鏈中的短距離進行穿梭,他們無法藉助以太來實行超光速航行,所以他們才會龜縮在泰拉境內。
過去,無論是人類政權和我們對於以太航行,都只知道“開”和“關”。
我們所謂的航行就是開啟【以太之洋】,接著把東西塞進去,接著透過以太七層空間的導鏈進行“順風傳輸”。
而[亞空間引擎]則是能夠在“開啟”的基礎上連通“管道”,飛船沿著管道就像是在前面的空間“壓縮”而在後面“拉伸”,從而在兩點間創造一條縮短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