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將國內動畫電影票房天花板推高到54億的極限之後,李顯又準備將這一型別的全球票房紀錄重新改寫?
這是人民網的一篇報道的簡訊標題。
10天5.6億美元,換成人民幣40億左右,一箇中國電影從未有過的記錄。
不光吃瓜觀眾和同行快瘋了,很多官方媒體最近也熱情高漲。
從做大到做強,這是中國電影市場不斷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
其中代表的意義,他們可以每天不重樣的寫上一個星期。
這種情況下,連米粒動畫今年準備重新徵戰安納西電影節的訊息,都沒在網路上引起什麼波浪。
邀請函通常提前一個月左右寄出,現在已經到了公司,原本對他們直到現在都還沒有提交最後的完整作品還有些微詞的組委會,還特意在邀請函中附帶了一封熱情洋溢的祝賀信,表示萬分期待他們的到來云云。
對此李顯也讓周濤給組委會成員之一的阿緹雅,回覆了一封郵件表示了感謝,並表示很快就會將完成後的作品提交到組委會。
這種事本來也不該他來幹,龔佳佳才是最合適的人選,但是跟很多常見的情況一樣。
知名導演掛名製作人或者監製之後,在宣傳的角度上,這個名義上的分量遠比聲名不顯的新人導演要重的多。
“這樣也好,現在就給我太多的關注的話,說實話,我還是有點虛的。”
“早晚都要挨這一下,慫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李顯看著明顯壓力減輕了很多的龔佳佳,笑著道。
原本作為公司走向國際化的第一部作品,龔佳佳這一年多的時間裡,幾乎就沒有睡好覺的時候,雖然對待工作上他可以拍著胸脯保證自己就差鞠躬盡瘁了,但是電影市場從來都是隻看結果,再怎麼用心的一部作品,如果票房撲街了的話,努力的意義也會極大程度上被掩蓋。
但是隨著李顯搶在前面豎起了大旗,這種肩上壓著千斤重擔的感覺,一下就減輕了大半。
有這麼成功的作品在前,即使他的這部電影達不到預期的目標,也沒有太大的關係了。
以最終的作品質量來看,如果只是想要收回投資成本再賺點錢,龔佳佳還是很有信心的。
“那能晚點還是晚點,不然今天這陣勢我可受不了。”
龔佳佳想到進電影院的時候,那些員工看著李顯的目光,還心有餘悸。
很多電影院的工作人員現在都把他當財神爺來看,在這種時候來上這麼一部提氣的作品,下個月的獎金就有盼頭了。
再加上李顯又這麼照顧他們的生意,直接包場請員工看電影,之前那個五大三粗的經理,熱情都差點讓人懷疑他的取向。
《博物館奇妙夜》的所有後期製作全部完成之後,屬於龔佳佳的任務就基本完成了,剩下的宣傳之類的事情,有專業人士盯著,也不用他親力親為,整個人都放鬆了很多。
看著眼前這個跟李顯以往作品都截然不同的內容,龔佳佳忍不住將兩部作品對比起來。
《博物館奇妙夜》嚴格意義上來說,是比《寶貝計劃》更符合閤家歡定義的作品,但是在李顯的操作下,這部作品中吸引人的點卻絲毫不遜色與前者,很多人物和動作的設定,即使他帶著挑剔的眼光看,也不得不承認效果非常出眾。
“難怪它會在國外那麼受歡迎,如果不做說明,根本看不出來這部來自中國的作品。”
“以前我們總說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但其實做多了這方面的事情之後就會發現,民族的,從來不是世界的,文化隔閡這種東西,實在太難打破了,只能儘可能的尋找這些共性來求同存異。”
龔佳佳想起網上的一個段子,忍不住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