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號,技術部的負責人在想盡一切辦法之後,終於對當前專案的改進方案有了明確的結果。
他們透過關係找了一個水平很高的僱傭兵,配合著將整個專案的情況進行梳理之後,總算找到了問題所在。
想解決的話,需要對之前的軟體進行一個大手術的修改,才能保證提升效率的同時,不會影響最後的渲染效果。
對方給了幾個不同成本的解決方案,即使最低的一檔,也會將整個專案的成本大大拉高一截。
李顯在確定這些修改方案最終能達到效果之後,並沒有多做猶豫,選了一個最適用的之後迅速將這筆錢批了下去,讓他們儘快開始。
僱傭兵只有春節前這段時間比較空閒,能手把手指導的時間並不算多,他們必須要抓緊時間。
雖然多花的這筆錢李顯早有心理準備,不過作為預算超支的懲罰,負責這個專案的團隊,整體的年終獎會直接減半,主要負責人的直接清零。
不過李顯也沒有把事情做的太絕,還是給了他們一個保證。
如果兩個月後渲染器修改之後的效果,如果可以達到預期的目標,他們團隊依然可以獲得該有的專案獎金,並且只會多不會少。
這個打一棒子給個甜棗的辦法雖然簡單,但是卻極為有效。
不怕棒子打的重,只要棗子夠大夠甜,就能輕易的激勵工具人拼命幹活。
李顯這麼長時間積累下來的信譽,讓他的保證具有極高的含金量,因此技術團隊計程車氣並沒有受到很大的影響。
解決了工作室內部的問題之後,李顯重新做了一份《齊天大聖》的專案預算,詳細的註明了預算增加的部分,以及整體需要追加的數額,然後給田一發了一份。
田一那邊對這個結果並沒有什麼異議,兩人商量之後將一些地方稍作修改,就將這個訊息告訴了其他幾個投資方。
第三天的時候,幾方代表就齊聚燕京,開始了專案啟動之後的第二次碰頭。
簡單的寒暄之後,看著新鮮出爐的增資協議,其他幾方都坐在那裡笑而不語,好像眼前的幾張紙上長出來了花一樣。
沒有說可以,也沒有說不行,就是沉默著微笑。
李顯看這個情況就知道,指望這事能同心協力的過去是不行了。
增資的這點錢,對這幾方來說都不算什麼,但是想讓他們心甘情願的掏出來,不費點功夫是不現實的。
投資這事,李顯說實話經驗真的不多,他也沒經歷過那種為了零點幾的份額都能吵的要幹起來,轉眼又能心平氣和坐在一起喝茶的場面。
上部電影的投資,他跟田一簽的合同就跟開玩笑一樣。
中間唯一出現的一點波折,也因為甄真跟他們都是朋友,並沒有到斤斤計較的份上。
但這次不一樣,好幾個投資方關係遠近親疏各有不同,大家對利益的訴求也各不相同。
即使李顯已經儘量壓低自己和田一的佔比了,但該有的矛盾還是會有。
不僅僅是投資上的,還有因為錢延伸出來的一系列問題。
甄真的真可樂傳媒就是純粹的價值投資,跟著賺錢來的,而且有田一這層關係在,基本可以放心。
橫城影視作為純粹的發行方,不涉及內容製作,跟李顯也沒有什麼衝突。
企鵝影視一直都比較中立,他們的製作能力都還比較弱,參與進來不過是想借著這個機會多積攢點經驗,慢慢往行業上游滲透,為以後打基礎。
但是光彩影業和中視傳媒這兩家影業公司卻不一樣,他們都有自己的影視製作部門。
尤其是光彩影業,他們能狠心一口氣投二三十個動畫專案,在李顯這裡他們就不可能只甘心做個普通的投資人。
試圖干預製作是必然的。
而李顯早就發現自己是個暴君型號的製作人,專案組根本容不下其他人指手畫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