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的時候看到這樣的簡歷,尤其是個人情況還不錯的,江婭還有些猶豫要不要下載下來看一下,然後就被李顯直接否決了。
簡歷投遞只是最基本的篩選,這種只要有基本換位思考能力的人都不會犯的錯誤,還能犯的這麼直接,他實在很難給對方更多的信任。
就是這樣,經過嚴格篩選,也還有近五十人可以進入面試環節。
這是一個天大的工程。
所以週三之後,李顯就在自己的小辦公室裡開始了密集的面試。
每天的日常大概就是:
——“咱們是做過網文小說的改編是吧,能講講自己在做內容分解時候的想法嗎?以及都看過哪些作品。”
——“哦,平時網文看的比較少啊,那你們故事改編的時候……”
——“哦哦哦,系列重構……”
……
——“你在做動畫製片的時候,有遇到什麼印象比較深的突發事件嗎?”
——“哈哈哈哈,這種理由都能想出來,那你是怎麼解決的呢?”
……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你的動作設計很有意思,這種透過減幀和加幀結合的辦法來增強動作效果的辦法是跟動作片裡學的嗎?”
——“哦?自己本身就練過?”
……
——“能詳細說一說你這個分鏡選擇這樣一個視角的原因嗎?。”
——“可是畫面這樣切割之後,展現效果明顯下降了吧?”
……
有時候是他一個人,有時候會拉上其他人一起。
【學無止境融)】隨時都處於火力全開的狀態,效率其實挺高的。
能進入面試環節的人,至少在簡歷上看,都還符合要求。
李顯要做的工作就是在這裡面找到最合適的那一批人。
有高效思維模式加成,分辨的環節進行的很快。
週五下班的時候,第一批初面的一百來號人,已經縮水到了30個左右。
其中需要畫功的原畫、美術、分鏡、建模、動畫,足足佔據了一半。
這也跟他後面要進行的專案有關。
《那些年》的專案雖然看上去是二維動畫,但是相當多的地方都會涉及到三維製作。
所以預留的人員配置就顯的有些多。
其他的像監督、製片、後期、cg這些崗位也都有了一到兩個經驗豐富的候選人。
等剩下的一批過了簡歷篩選的初面結束,基本的候選池就算建成了。
李顯就能慢慢挑出自己需要的人。
喜歡每天努力一小時請大家收藏:()每天努力一小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