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人的增援部隊開始按照軍務長的要求加入建設和保障人員當中後,一下子就很大程度上的緩解了當前隱秘基地人手缺乏的問題。
在這個時候,老李也就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投向另一個困擾著所有人的難題,那就是這一萬人,或者說一萬個獨立的資訊集合該怎麼進入到功夫場景當中去。
全部跟張陽他們一個模式進入,凌雲可接受不了,成本太高了,而且那麼大規模的違規進入,人道也不一定會完全聽他的,凌雲說到底只不過是一個大領導,還沒有到一言決人道生死的程度。
這種已經有成功先例的方法被排除以後,凌雲只能另選他法,在琢磨了許久之後,凌雲盯上了一種古有的人與天溝通的方法,祭祀。
祭祀是炎黃大地的一種風俗習慣,祭祀的物件也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對祖先的祭祀,對家族的祭祀,另一種是對自然界,對天地神靈的祭祀,這兩種祭祀當規模大起來、持續時間長起來以後,都會聯絡上人道意識,並且在人道中留下一道深深的印記。
但是古時候這種祭祀無論規模多大,範圍多廣,都不可能直接得到人道的回應,因為那個時候的人道與現實是單向隔絕的。
那個時候的世界之中不存在靈氣這種中間的資訊傳遞物,就像是在外太空中吶喊一樣,沒有空氣作為介質,資訊無法被另一個物件接收。
現在不同了,儘管空氣中的靈氣還不足以承載大規模的資訊交換,但是,凌雲本身就可以充當資訊交換機的一個角色。
不過,說一千道一萬,這也就是理論存在而已,實踐起來是不是這個情況還真得不好說,必須要試過才能知道。
“情況怎麼樣?”老李走到許院士的身後,小聲的問道,生怕自己的聲音打擾了裡面正在忙碌的研究人員,哪怕雙方之間隔了一層厚厚的隔音玻璃。
“進度緩慢。”許院士說著拿起一張紙遞給了老李,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各種各樣的資料,有一部分用的符號還是老李聽都沒有聽說的,像是一種新的符號。
“現在還處於定位場景階段,按照一號人物凌雲的說法,這次需要進入和干涉的人太多了,所以不能走護道人這個模式開闢的線路,得重新開設一個路線。”
“重新設計路線?還來得及嗎?”老李有點擔心,雖然不太懂重新計算路線的含義,但是一聽就知道肯定會很麻煩。
按照最初凌雲說的情況,他們可只有兩到三天的時間進行一個準備,就必須派人支援張陽和冷鋒。
“不好說。”許院士情緒非常複雜,摘下眼鏡,擦了擦鏡片以後,指了指裡面忙碌的凌雲和他周圍一片記錄的人員,“他一個人設計的流程和閾值,現在一個上午,還是他一個人算的,已經算出了三分之一了。”
老李這就有點不解了,這種計算的活難道我們還插不進手嗎?在場的哪怕是打雜的,只要能進入這個團隊也是博士起步了啊,而且實在不行上超算啊。
雖然對於這方面的情況,老李不怎麼理解,但再怎麼也不至於讓凌雲一個人動吧。
許院士也知道老李在想什麼,他想找人傾訴這一點已經很久了,“我們試過了…天河三號超級計算機都跟不上他的運算速度。”
“等我們設計好一個區域的計算邏輯和程式的時候,他都把那個區域給計算完了,瞎加入只是拖後腿而已。”
聽到這裡,老李只能無語凝噎了,不是己方不努力,實在是隊友太給力啊。
“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