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這一說,知府老爺甚是迷惑,不由得皺了眉頭,顯然沒想明白。
府上師爺跟著知府年深日久,哪裡需要賣弄關子,省去大人腦筋,說了箇中不同。
撇了太尉不提,只需捉了劫匪,便是了了官司!
高太尉指名道姓要打梁山,又不曾握有實證,天下盜匪多了去了,偏就梁山一個?
知府聞言這才雙眼一亮,哈哈笑將起來,直道難題去也!
兩人復又商議一番,著人喚了何濤。
那廂何濤得了知府預設,渾然沒把這事兒放在心上。
大人自個都沒有限定期限,顯然不想蹚這渾水,他這小小緝捕又何必著急?
官府做事,向來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做得多了未必討好,做得少了反而穩當。
他何濤又不是初生牛犢,如何不明白這個道理?
自那廳上退下,何濤自去差房打混,準備挨些時光,等了散班回家。
誰成想又是知府遣人來喚,當即趕緊整頓衣裳,作一副急匆匆的模樣。
趕到後堂見了知府,何濤自是大禮參拜。
知府這會兒心情大好,也不裝作識不得他,喊了何濤起身,問起濟州治下哪裡有著盜匪,何處藏了豪強。
何濤聽了不由納悶,這話如何好答?
實話實說,他這三都緝捕使臣豈不明擺了失職?
何濤當下為難,期期艾艾不好答話,只是偷眼去瞧大人,見他面帶笑容,不似有意刁難。
略一沉吟,何觀察拱手行禮,只說大人治下一派安寧,縱有小偷小摸,也只些許毛賊,全然不需大人操勞。
何濤回得誠懇,卻是不知知府聽了翻了白眼,一旁師爺見了好笑,從旁開口指點。
只說大人問話須得仔細回答,問你什麼便答什麼,沒來由說些好話。
何濤這才明瞭知府另有深意,當即衝著師爺投去一個感激的眼神,低頭思索片刻,決定如實回答。
便說濟州四縣只兩處不堪,一是那水泊梁山,二就是那獨龍崗上。
水泊梁山一夥賊寇不須多說,獨龍崗祝家莊勢力也是不小。
知府這才微微點頭,只是這兩處他如何不知?
不見大人發話,何濤心裡發毛,又是數了幾夥勢力,比著梁山不足,可也不算等閒。
怎奈知府還是無話,何濤不禁冒出冷汗,一時想不出還有什麼勢力值得知府打問。
這倒不怪知府,但凡何濤報來一處,知府便望向師爺,只是師爺一味搖頭,顯然不合用處。
見著何濤無用,師爺略一思量,又是出言提點,問起濟州治下可有那聲名在外,江湖綠林知曉卻又無甚勢力,頗有家財的主兒?
這一提醒,倒還真叫何濤想起個人,當即連忙稟告知府,便說離著梁山不遠,鄆城地界,便有如此人物。
ps:求收藏、求票票。
喜歡水滸王倫請大家收藏:()水滸王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