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高興了,朝廷高興了,鄉紳、商賈,世家大族就不高興了。
而值得玩味的是,掌握話語的階層,是統治階層,老百姓是發不出聲音的,他們只是被代表者。
所以,新法推行五年,越發的舉步維艱,攻訐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
王旭這一方,乃至薛牧山這一方,代表的都是士紳階層,被稱為朱黨,暗指朱門酒肉臭之意。
屁股決定腦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修身與齊家,擺在治國與天天下之前,說明治國與平天下的先天條件,是不能損害我自家的利益。
這麼說可能有些自私,但是又有幾個能不這樣。
王旭觀史,張居正了不起吧。
12歲中秀才,16歲中舉人,23歲中進士,封侯拜相,主持一條鞭法案,立志要改變明朝後期的積弱局面。
可是在他死後三個月,新政便被廢,張家抄家滅族,連張居正的屍體,都被人挖出來鞭屍了,這不是對一條鞭法案的諷刺嗎。
張居正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嚴松的下場也好不了多少。
只等嚴松失勢,寒黨遭貶,作為清流與士紳階層代表的朱黨,必定會重返朝堂。
寒黨,朱黨,乃是根深蒂固的兩大黨派,而在兩黨之外還有第三黨,邊黨。
邊黨,不是邊緣,而是暗指邊鎮。
極北之地有妖族,十萬大山有蠻族,一直是人類的心腹大患。
儒界中,文士當道,文才便是力量,詩詞便是神通。
不是所有人,都對名利感興趣,於是就出現了不參與黨爭,一心鎮守邊關的邊黨。
邊黨遊離在寒黨與朱黨之外,不管當家的是哪個黨派,只管要錢,要糧,要人馬,鎮守邊境。
從名聲來說,寒黨與朱黨聲勢浩大,以力量來說,邊黨才是力量最強的。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封侯,乃是文人的至高追求,古往今來,唯有軍功可封侯,哪怕內閣首輔嚴松,身上也是沒有爵位的。
鎮守邊關的儒士,都是一群戰爭狂人,朝廷可以沒有朱黨,也可以沒有寒黨,卻不能沒有邊黨。
一但有大戰發生,朱黨與寒黨都得退位讓賢,全國上下都要被邊黨接手。
“新政艱難,嚴松要失勢,對我來說是個好訊息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王旭的屁股,坐在士紳階層上,當然不會痛哭嚴松一去,新政反覆,天下百姓又將受苦之類的話。
嚴松要是失勢了,自家老師便能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