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雲帶著豬剛鬣入了高老莊,唐僧見豬剛鬣外形粗鄙行事輕挑,便給他取了諢名“八戒”。
豬剛鬣見唐僧確實是得道高僧,更是天命取經人,也沒有反對。
李智雲對此也覺著無所謂,他本就奪了唐僧造化,自己的徒弟們與唐僧有些因果,也是情理之中。況且對於唐僧的為人,他還是比較認可的。
喚來小白龍與孫悟空,李智雲將豬八戒的天罡變化神通分享了出去,果真修為不再增漲,只是法則碎片連翻兩番,達到了四十。
李智雲沒心思與高員外等人互吹,晚宴後回房修行。
對於修行,李智雲自認勤奮。於《八九玄功》的理解,也是登峰造極,可是修煉效果卻是差強人意。
是因為系統提升太快,還是資質太菜?
李智雲常有如此困惑,卻從未墮了修行。業精於勤荒於嬉的道理,他比誰都明白。
混元金仙,就是法則的積累,當法則凝為法則之體時,便是證道混元之日。
按照系統的標準,一萬法則碎片即可凝聚法則之體,雖然目前只有四十,但是有分享功能,想必也要不了多久。
李智雲召出銀槍,心中暗道:前些日子還覺得自己高攀了銀槍,如今卻是這銀槍有些拿不出手了。
還有二十多萬的功德值可以用來提升銀槍品質,但是李智雲並沒有使用。
儘管他並不知道功德值有何妙用,如果把功德值比作錢的話,還是要用在刀刃上!
對敵時,尋常對手,一巴掌拍死。不尋常對手,加上銀槍也是無用。
當務之急,是搞法寶!
耐何心有餘而力不足,強大的法寶早被別人瓜分了。渣渣法寶,拿來也是無用,就好比自己的銀槍。
這一夜,李智雲在糾結中度過。
翌日,李智雲四人辭別了高老莊,繼續西行。
李智雲並沒有因為自己成了混元金仙,而忘乎所以。
哪怕他已是人間無敵,耐何聖人之下皆為螻蟻。
他的路,還很長!
有了豬八戒的加入,沉悶的西行之路也熱鬧起來。
豬八戒與孫悟空好像天生八字不合,總是吵鬧不休。對此李智雲倒是無所謂,唐僧卻看不下去,總是給這二人上課。
斗轉星移,日復一日,取經人雖是跋山涉水,卻無甚險阻。
西遊量劫,五百年前佛門就已經開始謀劃,真正發生時,卻是如此風平浪靜。
三界諸多勢力,起先還有不少人關注取經人,隨著時間的推移,關注的人越來越少了。
玉皇大帝端坐九龍寶座之上,平視著昊天寶鏡。寶鏡上所呈現的正是李智雲一行人。
“奇怪,為何取經路上,多了一位人間王爺?”
面對玉皇大帝的垂問,雙目微閉的太上老君,突然睜眼,回道:“唐皇李世民派楚王李智雲護送取經人,分一杯佛門功德未償不可。”
玉帝又問道:“那猴頭與天蓬居然沒入沙門,反而拜了那人間王爺為師,奇怪?”
太上老君又回道:“奇不奇怪,老道不在意。只是覺得他們入了人間王爺門下,總勝過加入西方教。況且,此中原由並無我等因果。”
“哈哈哈……”玉帝大笑道:“老君所言極是,還是老君看得透徹。”
“呵,老陰幣!”太上老君默默回了句,再次閉上了眼睛,對於玉帝的打算,他豈能不知?大家都是老陰幣。
自從玉帝發現了西遊異常之後,就一至用昊天鏡鎖住了李智雲他們的氣機。
那種若有若無的遮蔽,如果佛門不存心窺探的話,會下意識忽略取經人。
玉帝望向西方,難得露出一絲笑意:“等他們到了靈山,發現取經人只有一個,會不會很開心?會不會很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