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難道爹爹你是?”
見自己當初的窘相快要被無意中揭穿,山石剛猛咳一聲後轉移話題對梅映雪道:“映雪,時辰不早了,做飯吧!”
梅映雪輕笑著應了,山石剛又以拳捂唇猛咳兩聲轉身進了屋,也不知道他這個時候還進屋幹嘛!
山有鳳瞭然地憋著笑,“老爹還真是可愛的男人!”
咳咳!赫連皓也假咳上兩聲,哪有這樣誇自己親爹的……不過,他現在要去找一下村正……
借羅大成求親不成的事,透過村正鮑永才的口,皓公子乃京城富貴,且實為六王爺摯友兼屬下、並在天水村為六王爺督建府宅的事,迅速在村裡傳開。
可同時得知的,是皓公子已有心儀之人,根本看不上、更不會娶任何女子,哪怕是貌若天仙,他也無心無意!對農民來說,他的身份已是高不可攀,再加上他如此專情等待那不知名的女子,反而被少女們更為嚮往著能有一日替代那位被他愛上的幸運兒!
午飯飯桌上,山有鳳道:“天氣越來越冷了,該把冬天的棉被拿出來蓋了!”
“棉被?”山有溪愣了下,“什麼是棉被?”
“啊?”山有鳳更愣,“棉花打出來的被絮再套上被罩——哦,不是,是縫上被裡被面兒啊!”
話音剛落,自己又猛一拍腦殼:“啊,我真是傻了,連棉布都沒有,哪來的棉絮被子嘛!這什麼腦子!”
市場上的布料只有貴族階層所用的絲織品、細麻布和平民所用的粗麻布、葛布,根本沒有棉布,又怎麼可能有棉被?真是異想天開了!
中國的棉紡織生產在宋朝之前一千多年的時間裡,始終侷限在邊疆而未曾在黃河和長江流域廣泛傳播。漢代時西南地區雲南當地生產過一種叫“廣幅布”的棉布,並被漢王朝大量徵調;新疆民豐東漢合葬墓中出土過棉織品。
棉花原是一種熱帶植物,它在中國最初的使用時間無法給出準確定論,但漢代文獻記載和出土的漢代文物,都表明我國種植和利用棉花最早是從海南島、西南和西北地區開始的。
雖然不知道最初的使用確切時間,但卻能確定利用棉纖維的歷史遠遠晚於葛麻類纖維,因為已發現的最早出土實物,是一九七九年福建省崇安縣武夷山白巖崖洞墓船形棺中發現的一塊棉布殘片,測定年代為公元前一千四百年左右,相當於夏末商初時期。
用現代資料與異世對比後,山有鳳摸了一下自己的頭疑惑道:“耶?按說應該有棉布才對啊!百里不販樵,千里不販糴,難道是因為路途太遠、沒有商人往咱們這邊帶貨販賣?還是皇上有所徵調,但都留著自己用了?唉,雖然棉布容易縮水、容易打皺,外觀上也不大挺括美觀,可它穿起來輕鬆又保暖,柔和又貼身,還有超好的吸溼性和透氣性,是最舒適的布料啊!”
梅映雪張口欲答她的問題,卻終是沒發出聲音。
山有溪聽見她的自言自語,說道:“雖然我不知道你說的棉布是什麼,但照你這意思,我覺得你應該問皓大哥。”
山有鳳一拍大腿:“噯?對啊!小耗子兒可是六王爺的馬前卒,京城人士啊!小耗子兒,你說說看,到底有沒有棉布棉絮?”
赫連皓看了看自己腿上的手,拍腿就拍腿,幹嘛拍我的腿?還那麼使力!還有,什麼叫馬前卒啊啊啊!
“你倒是快說啊!”山有鳳照他腿上的肉擰了一把,當然,不重。
雖然只是微疼,但赫連皓還是誇張地討饒:“師傅別打!我說我說!”
梅映雪夫妻倆無聲地輕搖頭,這丫頭,就愛欺負皓公子。
“按師傅所形容的布料特徵,你說的棉布應該就是帛疊。皇上是對帛疊有徵調,但都是庫存於皇宮,除了給皇上和後宮之人所用外,其餘大部分都是做為對有功之臣的賞賜,並沒有在市場上販賣流通。所以除了高檔絲織品外,官員和貴族們也以能穿上帛疊衣物為榮!”
山有鳳點點頭:“原來如此,也就是說物以稀為貴,因為種植不夠普遍,棉花的產量並不高,所以製出來的產品也就有限,也因此而被珍視!”
“正是!”赫連皓應道。
山有鳳皺了皺眉,“一幫蠢蛋!為什麼不移栽過來呢?大面積種植,不就人人可穿了麼?要知道,棉花彈出的棉絮做成的被子,才是又貼身又柔軟,是冬季裡禦寒保暖的上品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赫連皓愣了下:“移植?”
“是啊,難道我說的是鳥語、你聽不懂嗎?”
呃……赫連皓心道,這是你自己說的,不是我說的。
天冷飯涼得快,山有鳳幾口扒完碗裡的飯才道:“不說價格昂貴的絲織品,百姓們連細麻布都穿不起!棉花不像桑蠶那樣有采養之勞,只要移植成功,全國都有產出,供大於求,價格自然會跟著降下來,最後便是連老百姓都能穿得起。”
梅映雪難得插話道:“這倒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山有溪卻道:“既然那麼老遠,誰能有那個本事把它們運過來栽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