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畢看到謝蓮走了,一個人在店鋪接待著顧客。
忙了一陣子,然後吃了飯,又接待了一批顧客,一天就過去了。
統計了營業額,今日有29萬元。
像往常一樣,給廠家的經理彙報了一下業績,把該補的貨單發給了廠家的商品部。
連續三天創造了奇蹟,給該品牌的加盟商來了當頭一棒,都覺得廠家把最好的貨都給你莊畢。
有的加盟商甚至說開車來看看莊畢的店到底用了什麼方法,怎麼三天做到了相當於別人一年的業績。
該內衣品牌的加盟商都在微信群裡面想向莊畢取經,莊畢能說什麼呢?這半天都不知道說什麼。他覺得那都是身邊的朋友幫忙的,其餘的都是一些老顧客。想了半天也沒什麼好說,奉承了一番:都是廠家出的活動,我只按廠家要求佈置賣場,銷售等。
大家都不以為然,然後說:改天我們去你店鋪逛下。
莊畢一聽,來逛還的請她們吃飯,還要安排住宿,好不容易賺個錢,就這麼的浪費了呀!
幸好,加盟商都不是為了趁飯吃,想要的看就是廠家有沒有給特殊的照顧,比如把好賣的貨都給了莊畢,或者故意隱瞞業績,隨意找些人刷錢,造勢而已。
但是,對於莊畢這個店沒有按廠家的風格裝修,廠家聽到幾個重量級的客戶要去莊畢店裡實地考察,廠家急忙的打了電話說:“莊總,有幾個加盟商可能會到你店鋪考察……要是談到裝修的事情,你說過段時間裝修……”。
廠家的目的就是想讓莊畢多說好話,先電話和他透下風,看到莊畢還這麼年輕,有些事情可能沒有這麼老練,再說莊畢在廠家的眼裡,曾經只是一個不起眼的散客,並沒有把他當成重點客戶培養。
其一,看到莊畢沒有錢裝修,覺得市場不對路,都是學生,可能沒有什麼消費能力。其二,莊畢做生意的時間不長,人脈估計不是很廣……
反正廠家的人第一次看到莊畢的時候,都覺得他像個剛畢業的學生,做個生意只是玩玩而已。
就是一個不起眼的人,沒想到像是服裝界的一匹黑馬,幾天活動一下傳的沸沸揚揚。
做生意嗎?當然是以業績說話,只要能幫廠家做出業績,哪怕是沒錢,信譽好一點,都可以先賣了再給錢,關鍵就是要有能力銷售。
頓時,幾個跑市場的人聽到了訊息,立馬給莊畢打來了電話,看到陌生人電話,莊畢都有點不想接。
對方說道:“莊總,我是某店李姐的朋友,聽說你最近生意做的不錯,有沒考慮增加牌子……”。
跑市場的人,客戶群都是通用的,只要一個人生意做的好,立馬就可以傳到他們的耳中。
莊畢想,能把一個牌子做好了就不錯了,還要增加牌子。萬一賣的太雜了,到時候別人還以為是水貨呢?
先客氣的回答:“你好!等下次去了廠家,就順便到你那邊看看……”。
雖然不想去,但是這話還是要說的開,至於什麼時候去,那就看自己的心情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