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我就是要做皇帝 > 第三百二十三章 塘報

第三百二十三章 塘報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我在北宋吃軟飯 世子橫行天下 大秦:開局忽悠嬴政造反 最高潛伏 新刺客列傳 瘋宋 三國之劉備崛起 大唐逍遙小神醫 冒牌韓信 我大梁太子,絕不登基 水滸之亂世風雲 大秦:開局覆滅十萬匈奴 最強特戰教官 喜羊羊與灰太狼黎明 史上:最強二世祖 我在古代的種田大空間 帶著系統修歷史 大隋生存攻略 三國袁耀傳 醫館笑傳之我就是衙內

深夜,窸窸窣窣的聲音在林子之間輕輕響動。

倉城工地裡,陳慶之的帳篷中燈火通明。

他正在看最新的塘報。

訊息主要是兩個方面。

一個是皇帝東征的車架,已經抵達宜昌郡,並且後續的幾十個驛站修建也進入了尾聲,基本上完成了合攏,準備逼高歡在當陽打決戰。

另一個則是皇帝在抵達宜昌之後下達了新的賦稅改革。

首先,火耗歸公,這一條主要是為了應對農社上繳公糧的時候,地方官員拿損耗來搞事情。

其次,糧倉制度修改,地方各縣全面喪失控制常平倉的可能,而是設定農業署,由朝廷垂直管理各地的種植情況和普及技術革新。

然後常平倉和地方糧倉全部由糧行改組半商業性質,並且開啟了收購標準價的許可權。

相當於地方官的一大特權,就被應昭直接拿走了。

最後,是在新佔領區域推行試點農稅的改革,以及官紳一體當差納糧。

原本執行的土地皇帝所有,天下所有人都給皇帝耕地。

但應昭給的一半收成用各種方式留下,雖說有進行減免,但實際的情況卻是就算租了出去,很多人在這幾年的耕種之下,發現種糧食不賺錢了。

於是他們紛紛用現在的土地,去偷偷開工廠或者種植經濟作物。

尤其是蜀地。

因為應昭的改革在蜀地執行了幾年,各項政策大家也都摸通了。

這就導致了蜀地其實已經出現了將近一百多萬畝的耕地流失了。

至於為什麼現在才暴露出來。

還不是因為今年應昭對外發動一場戰爭,要抽調各地存糧的時候,這才猛地發現原本的有幾十萬畝上田,愣是被各地人將這些耕地往山裡或者新開墾的土地挪。

這是什麼意思呢?

意思就是,原本一畝地能產三百斤,被挪到了山裡,直接變成了一百多斤,相當於需要兩三畝才能和之前的產量相當。

這極大的增加了開發成本。

是嚴重的浪費!

但應昭租給老百姓的時候,本來就因為外在的壓力極大,也為了讓百姓能發揮主觀能動性,所以沒有明確要求土地要種植什麼。

這就導致了在宏觀上土地開墾數量像是擴張了,但是糧食產量幾乎和之前持平。

畢竟不去種糧食了,跑去種不能吃的經濟作物了。

因此應昭弄出了農業署和指導收購價,準備進行調控。

同時也要優先保證糧食產量,於是他決定修改農業稅。

對主糧和副糧進行降租,基本做到三十稅一的地步。

然後對於非主糧,諸如甘蔗、麻、葛這些具有加工用途的種植戶,執行了丁稅。

也就是所謂的“攤丁入畝”。

首先上調丁稅起徵年紀,從十六變成二十。

其次,要求各個農業署根據各個農社情況配套種植,以農社為單位進行徵收,所以每個農社都要配套種植經濟作物。

不管是什麼,反正你們自己去找,找到合適的作物,去規劃畝數,來承擔全縣的所有丁稅。

但同時要求保證主糧的安全,所以每個縣的人均主糧數量必須包含城市人口的用度,由縣令進行調控。

要是縣令做不到,導致出了事情,提頭來見。

應昭已經不打算全面承接玄談那一套了,而是要天下給我改!

如果還想著用儒家那一套德治教化或者道家那一套無為而治,只怕治下會第一個動刀弄死你。

當然,人口一旦激增,勢必會導致人地矛盾激烈。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