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今日起,整頓蜀州農社兵馬,各地招討使,接受都司和兵部雙重命令。”
應昭下令。
都司其實相當於武警總局。
本來兵部沒有這個權責,只是負責武庫兵造,相當於是給治安部隊處理後勤。
但是這段時間看下來,都司權利太大了,並且容易出現軍頭,尤其是一線戰鬥部隊的兵源,是從各地都司遴選的。
這很容易讓部隊內部充斥山頭。
因此應昭想了想,還是決定將武警的部分力量讓渡給文官,或者說,至少兵源徵選這一塊,得從都司手裡直接抽走。
都司負責打本地治安戰,然後由兵部負責從各地招討使的民兵武裝中選第一波人。
而天策府有自己的軍政部,軍政部會自己去選都司裡的精銳。
“蜀州都司,由宗正應觀接掌。”應昭下令冊封自己的皇叔應觀為蜀州都指揮使。
“臣,領旨!”
蕭衍和應觀同時上前領旨。
“好!那麼後續的內容,二位卿家通力合作。朕先領十萬精銳東出,蜀州保持都司的訓練狀態,以防萬一。等秋收之後,兵部下令各地招討使,將所有民兵動員起來。至上而下,保持戰鬥狀態。”
應昭這兩年,做的事情不少,但主要是完善了基層動員能力。
農社內的招討使就是鄉一級民兵力量。
縣有縣尉,郡有郡尉,州有都司,至上而下已經形成了完備的兵源選拔機制。
蜀州總人口高達一千萬,足夠應付各地的主要戰爭!
真要是有機會,那他絕對爆兵東出,強勢橫掃華南各地!
“好!那麼到此為止,明日開拔!”
應昭說完就離開。
陶太監朗聲道:“退朝!”
“恭送陛下!”
群臣作揖送走了應昭。
“雷厲風行啊!”
雍嘯感慨著。
“但陛下也表達了對我們的不滿。”馬寧長嘆道,“董氏……混賬!兵部尚書不是我蜀州世家,反而是江南來的蕭衍!盡是這些董氏所拖累!”
“那救嗎?”雍嘯嘻嘻一笑。
“救個屁!讓他們自生自滅去!”馬寧氣得沒什麼風度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