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提倡華夏族的應昭政策而言,是很不利的。
畢竟已經一百年了,曾經的五胡基本通婚漢化,南邊這邊也有不少通婚的。
之前在黑齒地,那些是沒有多少漢人,殺光本地土著都無所謂。
可是銀生侯國是個典型的漢化程度不低的內藩,境內除了漢人,還有氐族、羌族、以及各種小蠻族,或多或少,通婚其實不少。
而現在他還下令只留炎漢子嗣,餘者全部充軍,這是打算利用兵戰強行調整本地的人口比例,這個行為,在高層基本上是明令禁止的。
束錚很有可能會因此被清算。
不過他並不在意的說道:“想要完成本地的同化,必須要有足夠的主體人口。但現在適合開墾的地方還有很多,廣州更是連綿不絕的山區谷地適合開墾。氣候也比滇州更溫和,並且還有港口,未來發展不可限量。我是南海縣人,比你清楚滇州該怎麼處理。”
束錚的話,讓文書一愣:“這……”
“滇州想要快速發展起來,或者安定下來,主要的地方必須進行軍屯,然後對躲進深山的部族進行圍剿和通婚,甚至挑起他們之間的競爭,纏鬥。
在沒有足夠的軍屯進來之前,有能力對城市造成威脅的部族,蠻夷,只能去死。否則,就會造成現在廣州俚人跟漢人之間的廝殺。
馮冼氏為夫報仇本無可厚非,但本將軍在路過廣州往交州趕的時候,可是看到了很多俚人趁亂打劫,漢人村落十室九空,男女淪為奴婢。
跟他們講道理,他們跟你講刀子。
你不夠強,他們就不會對你畏懼,也就不會聽你的和解。”
束錚淡淡的說道:“所以,我這一路,都在試驗刀子和道理哪個更好用。但很顯然,道理講不通,刀子可以教誨他們知道,什麼叫做恩威並施。六詔蠻人有三詔造反,他們並未全是華夏族人,但有辦法讓他們承認自己是漢人。管他什麼羌人、氐人祖上溯源,只要一代是漢人,那他們就可以是漢人。”
“是淪為奴隸娼妓,還是榮登漢人,你會怎麼選?”
面對這個問題,文書愣住了:“可方才您沒有交代那些親衛。”
“就是沒有交代,才好辦事。等下邊出現了慘劇,開始有人喊自己是漢人之後,我在出面,將那些受到折辱的人道個歉,然後給他們漢人身份。你說他們是怨恨與我呢?還是如蒙大赦呢?”
束錚冷酷而淡漠,但深深拿捏著人性。
沒有受到屈辱的人,看到同樣血統的人淪為奴婢,遭受屈辱會對更強的族群歸屬和慶幸。
受到屈辱的人,在被赦免接納之後,他們會更加凌厲的壓迫那些曾經的“同族”,因為他們需要壓迫這群人來切割過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二鬼子,比鬼子,更可惡。
就是這麼個理兒。
在主體族群不足的地方,束錚需要留下一堆二鬼子來壓迫本地人。
銀生城作為銀生郡的精華地帶,這裡不能被大規模破壞,人口也不能損失嚴重,不然本地開墾發展一定會受到人口不足的制約。
因此必須強行塑造出足夠多的主體族群——漢人。
這也是為什麼應昭在勒石志文的寫:“漢家為父,諸夏為子”的原因。
華夏的主體,有且只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