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靜!”
好在沒有一會兒,就有士兵將群眾攔在外邊。
緊接著:“威武……”
之聲快速響徹整個廣場,也讓群眾一下心生肅穆,敬畏的看著審判的現場。
審判官緩緩走了上來。
赫然是封隆之。
沒辦法,都察院的御史沒有審判的資格,只有監督、公訴的權利,尤其是針對官員的公訴。
所以,本次的都察院的公訴為僉都御史唐昌明。
他換了道袍,換上了黑色的官制長袍,胸口有一個法獸的別針。
法獸獬豸,狀如神羊,又似麒麟,能斷曲直,能辨忠奸。
獨角在陽光中熠熠生輝。
都察院的御史,就是應昭寄望的獬豸。
要能用角辨別忠奸。
往上一站,不少群眾竊竊私語起來。
“這可是大官啊!居然還有綬帶。”
是的,唐昌明不僅有別針,更有綬帶。
綬帶是直接代表了官員的四品上的品級。
而且一般只有正式的場合才會佩戴,平日裡上朝也只有每個月一次的大朝會和萬壽節,以及新年前一天,才會穿著。
平日裡就是單純的一個別針。
其中:紫綬金帶正一品,紫綬銀帶從一品。
紅綬帶為二品,藍綬帶為三品,青綬帶為四品。
所以唐昌明為青綬銀帶,從四品官員。
就連治水都督都沒有這個綬帶,因為他們的官職屬於臨時官職,時間到了就會取消。
一些關注應昭朝禮制的人,一下就知道眼前這位親自過來當公訴人代表了什麼。
“從四品的官,還是法獸獬豸別針的,只怕只有一個……”
“蜀州僉都御史?這麼年輕的嗎?”
“你看看人家的獨臂,明顯就是從軍中退下來的。”
不少士人你一言,我一語,大底是摸清楚了這位公訴人的來歷。
但也從內心之中多了幾分敬畏:“看來成都的皇帝,是真的要整頓吏治了。”
“好,公審大會,現在開始!”
封隆之舉起驚堂木拍桌,整個德陽縣官署裡的官,各個層級的基本上都被起訴了,救他因為心中的道德和尊嚴,選擇無視腐蝕,若不然,也輪不到自己站在這裡發號施令。
而且,德陽縣的運轉還得繼續,他極有可能繼續接任德陽縣的政務,一直到下批官員抵達。
只要自己做得漂亮,那麼哪怕當不了縣令,也有會在履歷上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