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三省六部會極大程度激發黨爭。
畢竟部門就這麼多,要是有人拿捏了門下省,或者中書省,那會不會伸手實際運轉整個國家的尚書省?
而且實際掌控朝堂是世家。
應晏沉默了一下又拿起來翻了翻說:“如果開科取士,能瓦解世家對朝政的把控嗎?”
沒錯,應晏想到了透過開科取士,來將更多的寒門和庶人提拔上來。
這群人沒有根基,除了依附世家和皇帝之外,他們別無選擇。
當然,應昭要是聽到應晏這麼說,一定會鼓掌。
歷史的必然。
三省六部的出現是為了幹掉丞相,進而展開中央集權。
要知道丞相制度裡的丞相可不僅僅是皇帝的副手,更是皇帝和地方實權溝通的橋樑。
丞相除了敦促皇帝,一旦強勢,他們更是集權和分權這兩個千古難解話題的締造者。
皇帝被丞相架空只能說:運氣好你能看到諸葛亮,運氣不好這個丞相不是董卓就是曹操。
而現在朝堂實際上已經變成了三方勢力角逐。
李天賜的兵權、崔淼的相權、蕭道成的皇權。
但作為皇權代表的蕭道成跳到了世家位置上。
這就意味應晏必須防蕭道成一手了。
“陛下。科舉之事宜早不宜遲。眼下世道紛亂,蜀王隨時可能東出。現在拖了如此之久,懸而未決的徵辟也得啟動。舉孝廉則直接廢止,國戰之時,要的就是攻城略地之猛將,豈能再要道德君子?”
裴振業拱手著。
開戰,也能極大的拔高勳貴們的地位。
雖然他們沉寂了一段時間,但不代表沒有人才可以提供。
應晏點了點頭,再把手中的《新版大同書》丟向桌面:“收拾一下,送往西南給皇兄好好的看看。他對大同的念想比朕強烈,定然會寫文章去反駁。”
“是。”
兆護應下。
這本書確實不好應晏親自下場反駁,哪怕應晏很不滿蕭道成的文字,也得剋制。
畢竟蕭道成說到底也是自己倚重的人,但現在展露出來的攻擊性,讓自己警惕就行。
“安排吧。”
揮了揮手讓人都下去,應晏又縮回自己的屋子裡去讀書了。
這段時間世家為了防止應晏長歪,開始不斷傳教經學儒典,想要讓應晏變成他們心目中垂拱而治的天子。
應晏也很乖巧的去學。
但會不會變成他們心目中的人就很難說了。
要知道應昭的影響力可不是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