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若是推行拜占庭的制度,也定然得將元老院變成一個集中商議之地。不過元老院改個名字。嗯,就用尚書省好了,然後設定門下省和中書省,分別監督執行和規矩地方。然後皇帝垂拱而治就行。”
蕭道成說笑的說:“當然,不是現在,而是以後。畢竟今上,也不是一般。可別跟拜占庭的奧古斯都一樣就行。不過有一說一,西邊的稱呼可不是一般的拗口。”
“行了,廢話就不跟你多說了。我去忙了。”
楊忠搖了搖頭,應昭起的頭影響了不少人。
對於西方的瞭解,湯國社會的高層,乃至於世家,其實比一般的人更多。
不僅僅是因為絲綢之路重新開闢,滑國的朝貢,還有波斯人這個中轉商的出現。
更多重要的還是應昭掀翻了柔然,給絲綢之路帶來了一絲和平的結果。
胡人胡商一多,交流一多,加上應昭出了名的愛潑冷水,不斷加強西邊也有有類中華的國家等印象,進而引發了一些人對西方的求知慾。
蕭道成他則是在宮內的館藏裡看的書,其中很多的書籍,乃至《幾何原本》他也有發現。
這些可都是應昭花了大價錢從波斯商人手裡倒騰來的。
除了這些,還有一些軍事資料和軍事地圖。
如此資料共同組成了寒洲、炎洲、神洲這座地球最大大陸的面貌,還有商路的評估。
很早很早,應昭就在籌備的東西,蕭道成每天都會抽出一個時辰去閱讀這些資料。
尤其是李作德掀翻高句麗之後,他下意識的認為高句麗苦寒之地,打他做什麼?
但後來想了想,站在應昭的角度思考之後,他去翻查了湯國曆年對東北的情報投入的資料。
棒打狍子瓢舀魚的東北,第一次讓他意識到這片土地其實也存在了價值。
而且有半島託底開發的話,對於東北的開發反而能節省不少力氣。
畢竟,半島海岸線很長,能容納很多的港口,進而形成航線,減少海運的損耗。
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局勢,就不難發現應昭此前接連種種反常識行動的意義。
他是站在更大的局勢來思考戰爭,而不是侷限中原一隅。
這就是眼界的不同帶來的格局不同。
所以蕭道成認真研究,努力攀登,雖然趕不上腳步,但也能勉強招架。
否則局勢再這麼發展下去,世家何談勝算?
不死就已經很厲害了。
蕭道成處理著手中的檔案片刻,新的檔案讓他看得皺起了眉頭,“膠東相王淳之來報,東海有海寇進攻,並且波及了琅琊郡乃至膠東國,請朝廷免除今年稅賦,以用來鎮壓本地海寇禍亂。”
“海寇?看來是項猛奴的軍隊了。要不是知道東海還有蜀王的水師,只怕會真的下意識認為是海寇吧。算了,丟去給丞相處理,讓他去跟山東世家扯皮去吧,懶得管了。”
喜歡我就是要做皇帝請大家收藏:()我就是要做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