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林邑的覆滅,真的嚇死了西南小國。
“都看看吧。”
應昭將書信遞給在場的主簿和參謀們看了一圈:“說說看,林邑的後續怎麼處理?”
“陛下在擔心人口不足的問題?”
束錚將奏則送回桌上,回到位置上再問。
“人口啊!這是個很大的問題。本身西南之地,百越遺民就很多,加之偏遠,瘴疫,若不是中原實在活不下去了,又有什麼人會選擇南下?強行移民也可以,但得死很多人,而且現階段我們沒有人口遷徙了。就連嶺南都沒人願意去,更不要提更南方了。這樣的話,就算開發起來,宗教乃至血脈都會影響之後的歸屬感。”
應昭這是無奈。
歷史上的越南就是前車之鑑。
屬地中國一千多年。
然後呢?
分裂出去之後雖然還是藩屬,但最終還是刀劍相向了。
哪怕這個國家內部一堆的華裔。
甚至為了減少華族的佔比,他們還開創性的弄出了一堆的小族名,結果往上深究幾代人,全特娘是中國遷徙過去的漢民、少民後裔。
應昭知道越南很好很重要,是個糧食產地,也能承擔脆弱海運的節點位置,但現階段他還在他還有仗要打,本地人歸屬感真的薄弱,甚至比不上日南王之稱計程車家。
初到交趾的賀拔允,剛開始可沒少整頓吏治和平叛,但地方上的主要事務,還是被本地的世家控制在手裡。
雖然陸續幾年下來,有了海運的優勢,在加上項猛奴這個白手套處理,本地世家不是死就是北遷,要麼就乖乖聽話,不然賀拔允恐怕連四千兵馬都,拉不出來打林邑呢!
而城市之外還有各種少民、土著、獵頭族。
開發一塊土地,簡直都是坑。
加上交趾多山,除了山河谷道和沿海土地之外,你想要開發山林很難。
真臘歸還的土地根本算不得什麼,給了也不可能去接管,因為人口是個硬傷。
哪怕本地的漢民、漢裔很多了,但更難的地方他們也不願去,更不要說去山裡了。
這就是交趾現在面臨的一大難點。
人口。
剩下的都好說,只要人口足夠,哪怕生病了,拿命堆總能堆出一塊漢地。
開拓就是這麼殘酷。
只不過交趾和渝州不一樣,損耗比和成本大得嚇人,應昭這才猶豫了起來。
“陛下,依臣之見,不如在交趾設定一州,由州牧過去牽頭開發,同時給予州牧對四周的統帥權,然後再讓扶南和真臘供奉人口,用來修橋鋪路。”
喜歡我就是要做皇帝請大家收藏:()我就是要做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