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的公審結束了。
鬱久閭弘文按照淳于覃的建議,找到了陳虯提出了想要購買一批《湯國正音》的時候,陳虯詫異了好一陣。
但還是給了。
書籍這種東西,除了一些工科的技術之外,按照應昭的意思,並不用進行阻攔,因為這是文化實力的一種體現。
捏著四書五經不給,那才是叫蠢。
但工科等技術就需要嚴格把控了。
陳虯不僅給了《大湯正音》還給了《字典》,並且還安排老師教會鬱久閭弘文拼音用法。
鬱久閭弘文是真的被拼音驚到了。
難怪淳于覃臨死之前要他無論如何都要帶這種書回去,原來漢字的學習竟然能這麼簡單?
那確實不需要跟突厥一樣犯蠢,放棄已經成熟的漢字,自己在西邊搗鼓出來狗都不理的突厥文字。
鬱久閭弘文帶走了書籍和淳于覃的靈位。
離開長安之前,他久久盯著這座繁花似錦的城市,夏日的雨後一股泥土的清香,讓他久久不能平復。
最終,他轉頭離開,毅然決然。
“長安……或許這是最後一次再見了。”
……
鬱久閭弘文離開,關隴和關東終於發出了一道命令,讓呆在南陽郡的高歡,將南陽世家全數覆滅。
至於罪責,那還不是輕輕鬆鬆就羅列了一堆。
而且這一次的公審,也將應昭的理念之一暴露出來。
國在家前。
以前只是喊喊,但是現在叛國罪一出,怎麼個叛國法就是應昭朝廷拿捏的。
到時候攻打他們這些世家,還用找其他的證據嗎?
直接說你叛國,拿下來審查一番。
世家屁股下面幾個乾淨的?
總之,幹掉南陽世家,拿著他們的錢糧就地募集兵馬,先打宜昌,長安這邊也要準備一下,等物資籌措齊了,再打漢中。
至於籌措多久,關東那群怕死的傢伙,能拖就拖。
反正他們認為,只要給宜昌施加壓力,就能讓應昭朝著宜昌增兵,到時候打三邊就是一個突襲的事情。
……
於此同時,應昭乘著船,順泯江而下,一路巡查,準備去了一趟涪陵。
如今的巴東國已經被確定劃歸渝州管轄,巴東王應觀不得不直面應昭了。
畢竟,劉裕已經解決掉最後一股山間反叛軍,正在組織屯墾和修路,巴東國所在的涪陵,可是一處給渝州運輸蜀地錢糧的地方之一,可不能不管不顧了。
時承禪元年五月三十。
應昭巡視完蜀州各郡,順道路過黔州的畢節郡看了看,然後提前去了鱉縣走了兩天,這才北上找應觀去了。
應觀穿著親王袍服,站在碼頭,假寐養神。
身後不少文武官員都十分不快。
雖然應昭是皇帝,可是他對應觀而言也是小輩,怎麼能讓長輩來迎接他?
而且應昭也是夠混蛋,就派人帶來一句話,說是要探討一下郡國制的優劣。
一下就把整個巴東國弄得心生不寧。
畢竟劉裕剿匪結束,應昭從蜀州安排二十幾萬人口東出,還有南方的平南將軍法匡正在攻打滇黔二州,大量軍需物資都從鱉縣經過。
所以他們有理由懷疑,應昭想要將西南徹底囊括在手中。
那他們這些實權的地頭蛇,豈不是要虧損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