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東宮。
側門裡出現了一個帶著斗篷的人影。
很快跟著侍從,被待到了東宮的一個亭子裡。
陳虯正用筷子夾著飯菜,獨臂雖然不怎麼方便,但還是習慣了。
聽到動靜,他頭也不抬的說道:“你倒是訊息靈通的傢伙,一看陛下給我送來錢,你就來探口風了。”
斗篷被摘下來,蕭道成平靜的走上去落座:“陳指揮應該能給我想要的答案。”
“不管你有什麼圖謀,但我的第一要務是穩定物價,至於你想要的答案,不已經很清楚了嗎?”
陳虯抬頭,看著眼前的蕭道成愣了一下:“可以嘛,最近胖了這麼多。是不是當了官以後,你們一個個都吃得腦滿腸肥了?”
眼前的蕭道成,跟上次見面,完全是兩個人。
此前只能說高大,但比較勻稱,而現在的蕭道成,估計得有一百六十斤了吧!
就跟吹脹的氣球一樣,讓陳虯一時間跟那個精悍的青年完全沒法接合。
“看來是真的胖了。”蕭道成抓了抓自己肚子上的贅肉苦笑道,“你也知道,我是陛下的人,得為了陛下拉出足夠多的盟友,這喝酒吃飯,最能將那些心裡話都倒騰出來,省去交涉的麻煩會很多。”
“嘖嘖,多動動,你不是會點武藝?每日晨間起來練兩手,自然而就成魁梧壯漢了,而不是一個髀肉橫生的胖子。”
陳虯吃完手中的餐食,邊上有親衛收拾走,然後送上來一副香茗跟茶盤。
“繼續剛才的話題,有什麼想要問的。”陳虯到盞茶,推到了蕭道成面前。
蕭道成掃了一眼陳虯的茶具,微微皺眉說:“你竟然不放花椒八角?就這麼直接沖泡?”
“陛下有令,茶就是茶,別加亂七八糟的東西喝,膩歪。而且這種茶好喝,透過炒制之後,微苦回甘,並且普通百姓都能炒制。江南一代,許多茶莊,都是陛下推廣出去的。如果不是因為起事,再過個一年,江南炒製茶必將因為陛下推廣而大行天下。到時江南山林谷地,都可以用來種植茶葉,能養更多的人。”
陳虯喝著,蕭道成皺眉喝了一杯,結果舒展了眉頭:“妙哉,妙哉!別有風味啊!難怪蜀王要在江南山林開闢那麼多的茶莊,江南世家也選擇喝這茶,原來滋味比之煮茶更有滋味。”
茶,在中國盛行分作四個時代。
第一個時代,當藥,盛傳神農嘗百草時中毒,靠著咀嚼茶葉於是解讀。
第二個時代,煮茶,從秦漢開始,煮茶開始成為高門大戶的專利,往裡頭加生薑八角肉桂花椒等等東西,煮出一鍋黏糊糊的茶湯,就能用來喝了,如此風氣,一直到唐末都是這麼做的。
比如日本的抹茶,它們繼承唐代,然後研磨沖泡,只不過相較於隋唐時代往裡頭加的各種香料而言,後來又受到了宋代團茶的影響,每次請茶的時候,都會取下一塊,研磨得細細的,量泡起來比較舒服。
第三個時代,團茶,因為古代的交通不便利,茶葉在運輸過程之中如果是散裝,那麼就容易受潮變質,因此製作的時候茶葉多是茶磚、茶餅製作的方式,一來方便運輸,二來往裡頭可以加料,尤其是香料熏製等等。
第四個時代,散茶,朱元璋廢掉大團茶之後,茶葉在明朝開始進入一段時間的散茶製法,然後開枝散葉直到現在,團茶系大底以普洱文明,此外的龍井等茶葉,就是散茶。
這也得益於時代的變化,科技的提升,儲存方式的改變。
總之,應昭不喜歡煮茶,對於團茶的要求也是不能加香料去熏製,更多的時候還是選擇喝散茶。
所謂上有所好,下必行效,東宮系也大多喜歡喝散茶,一來便宜,二來沖泡的速度很快,比煮茶還要用炭火煎服,然後小心觀察火候快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