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昭站在船頭,吹著渭河的風,聽著後方傳遞上來的戰報。
“這個葛榮。”
對於葛榮搞出的鬼兵行為,應昭無可厚非,畢竟給他的兵力就那麼五千人,守潼關是肯定守得住,但也估計夠嗆。
那麼他引誘高歡去打舊潼關,逼迫高歡在百來米高的坡道上上上下下,拖延時間也是本事。
但怕就怕高歡會派兵強攻新潼關。
畢竟鬼兵這種東西,自己看到了,也絕對會嗤之以鼻,然後帶著兵馬衝上去。
高歡也是一個見慣沙場的人,沒有理由會被這種小伎倆引誘。
想了想,應昭喊來了慕容紹宗。
慕容紹宗和爾朱榮是親戚關係,從小就寄養在爾朱榮家中。
他只比爾朱榮小八歲。
當然,慕容紹宗還是慕容恪的後代,其父為慕容翰。
在太祖一統天下之前,慕容氏已經開過兩個國了。
後燕被滅,此時,慕容氏其實已經四散了。
其中一支很早就跑到了高原上,成為了後續幾百年在河西作妖的吐谷渾部落,一支則跑到了南方,企圖在山東東山再起,但太祖的兵馬快,刀鋒利,南支慕容氏還沒起來就無了。
只有被強行遷往武川鎮放牧的慕容紹宗祖先,靠著會舔活了下來。
早期的武川鎮,全靠慕容氏幫襯著建立起來的。
所以太祖下令漢化的時候,並沒有讓慕容氏強行改姓。
反而是表彰其功,賜姓慕容,並在給他們溯源找到了草原的“慕容寺”,說這個是他們慕容部落的祖源,他們這一支是和尚之後。
然後勒令他們改信仰。
剛開始被強加信仰,慕容一族看湯國勢大,也只能忍耐。
結果太祖皇帝安排高僧,日夜給慕容一族講經,講著講著,就出事了。
慕容氏除了嫡系之外,剩下的男丁全部以身侍佛,愣是將人丁過萬的大部落,變成了只剩下三百人的小部落。
至於其他的男丁,全部跑到草原各部傳教去了。
本來是想著假意奉佛,忽悠太祖的。
但萬萬沒想到,忽悠著忽悠著,把自己忽悠進去了。
釋教之威,也可見一斑。
不過慕容紹宗不同,他因為是嫡系後代,所以沒有信仰佛教,但也同時深恨佛教。
因為是佛教搞得他親爹生下他不久,就說要求取真經,一路西行,至今未歸。
估計是沒了。
從小慕容紹宗就是爾朱榮父親撫養長大的。
說是爾朱榮親兄弟也不為過,但終究寄人籬下,遭人白眼,內心常常鬱憤,對釋教能有好臉色?
如今他也三十二了,正值壯年,聽到應昭召喚,很快就過來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