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但楊忠本人,依舊有著世家子弟該有的驕傲,不屑和宇文泰這種邊陲崛起的蠻夷部落首腦交流。
但沒想到,真正意義上的見面,居然是在武關這種軍事要地。
自己還被壓著打。
太憋屈了!
楊忠面不改色,但內心憤憤,李濤則是警惕盯著下方。
發現對方就是這樣嘗試突襲,衝入一箭之地之後,在城下互射幾次,然後撤回來。
接著五到十分鐘突然再安排人衝上來。
但是走到一半鳴金收兵,這就很考驗士兵的協調性了,畢竟任何冷兵器時代,鳴金收兵,最容易出事。
一個不小心,就是全線潰敗。
但改進之後的操訓方式,就顯得尤為簡單,不就是聽到鳴金聲,快速列陣聚攏,集團集團的轉身,正步走,小跑離開嘛。
對於每天都有操練的天策軍和農兵而言,花架子一樣的列陣,還是很唬人的。
反正武關上的楊忠軍隊不敢下來決戰,那宇文泰就這麼每天溜幾圈,權當戰場實訓了。
“鳴金而不亂,精銳啊!”李濤看得下巴都快掉了。
“這些是太子的農兵。”楊忠鐵青著臉加了一句。
李濤更是傻眼的說:“這怎麼可能!”
“精銳做的更好。”楊忠苦笑搖頭,“初來時,我曾追擊一次,宇文泰誘敵,他們鳴金的時候,雖然散亂,但越跑越集中,編制還能在跑動的時候,快速成型。等我發現,宇文泰騎兵兩翼殺來,他們立刻停住轉身,動作整齊劃一得令人害怕。”
“但也是如此,打完那一仗,我只能被動防守了。”
楊忠不敢回憶,那一戰簡直是噩夢。
好幾次睡夢中會被驚醒。
要不是自己留個心眼,讓親衛騎兵全部準備雙騎重甲,一旦出事,立刻搶戰坡地衝下來擊潰敵人。
僥倖成功了,但他洛陽堂八百鐵甲重騎,直接被報銷了六百,這才勉強撤回武關。
宇文泰不是蒯寧,雖然蒯寧也有本事,但沒有給楊忠帶來多少壓迫。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但作為太子羽翼下的軍事集團成員,宇文泰從草原入關之後,接受了太子很多的教導,再加上濟濟一堂的名將相互切磋,自然比楊忠這樣沒多少接觸戰爭的世家弟子,反應速度和計策用法更高明。
在加上不屬於同一個時代的軍士素養碾壓。
太子的天策軍,普遍來自長安底層百姓,雖然也很困苦,但長安畢竟天子腳下,首善之地,太子苦心經營長安,百姓們還是能不餓死。
尤其是東宮工廠出身計程車兵,普遍比農兵壯碩一圈。
工廠裡的伙食,還是有一定蛋白質供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