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昭連忙出聲,一邊給陶太監示意,陶太監下去將劉裕扶起來。
劉裕是很激動的,因為看透了意圖之後,劉裕就發現這玩意兒壓根不好解決。
因為應昭不跟對方玩戰術了,玩矛盾本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一切的計劃的核心,就是關東和關隴世家的核心矛盾——朝堂話語權的爭奪。
那麼,只要應昭這個大敵蟄伏一兩年,關東和關隴還能配合的親密無間?
不打起來都是給應昭這個大敵面子了。
激動過後,也能看出應昭對於世家的理解,劉裕也覺得自己跟對了君主。
這一波,穩了!
而其他的將軍,下巴都快掉了。
只需要離開長安。
只要這一步落下。
世家就得跟著應昭的步子走,除非世家能徹底放棄利益糾葛,一致對外。
但這明顯就不可能。
任何一場洗牌,都是政治勢力最活躍的時候。
世家需要獲取利益,那麼途徑除了政鬥就是戰爭。
打仗是要花錢的,畢竟你要養不少兵馬。
可是你養了兵馬,你的敵人會不養兵馬?
內卷這個詞發明出來之前,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就是這麼個道理。
當然應昭最看重的不是內卷。
而是捲到最後,損害了底層百姓的利益之後,應昭再以階級鬥爭為口號,拉攏最底層受盡剝削的百姓一起反了世家。
這才是他的最終目的。
不會覺得世家會花自己的錢,養長安百萬生民和九鎮幾十萬奴兒軍吧?
不會吧?世家能這麼好心?
不會吧?不會吧?
所以最後破產的自耕農、流民、奴隸、被迫從軍計程車兵,全是最好的改造物件。
明晰階級矛盾,將自己的敵人搞得少少的,朋友搞得多多的,這才他承禪皇帝應昭的戰略。
哪有那麼多棋子?
不過就是加速矛盾徹底激化的手段罷了。
一個理性的理想主義者,才是最可怕的。
世家或許有人能看出來端倪。
但人都是從眾而盲目,並且只接受自己想要看到的東西。
世家千秋萬代的美夢,不願醒來就能一直做。
所以,應昭知道,他就算不能全勝,也能讓世家知道,他們該收斂了。
“我們走後,他們給你分土地,給你降租。一切不是因為他們良心發現,而是因為我們曾經來過。”
應昭站起來,肅穆的捶胸行軍禮說道:“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天下大同的理念,喊了近千年,卻沒人能做到。那麼今天,就由朕當這個馬前卒。諸君與朕偕行否?”
“臣等皆願偕行!”
眾將士起身,行軍禮道:“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世家不滅,華夏不興!”
喜歡我就是要做皇帝請大家收藏:()我就是要做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