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我這裡有兩百萬先拿去用!
汽車價格站打響,全國二手車行業都慌了,江州二手車圈也不例外。
這幾天,抖音上隨處可見車販子吐槽和訴苦的影片。
有的雖然心態較好,用調侃的語氣在分析今年的市場行情,但是眉宇間仍舊看得出心酸。
都在靠自己的經驗去賭。
為了年底的市場旺季賺上一筆,動用了大量的資金砸到壓車上去。
杉杉車行因為融資黃了,影響不大,但是作為老對手,君文車行此時的處境無疑是最糟糕的。
江君文為了博這一把,全身家當都砸進去了。
此時車行庫存達到了一千兩百多臺,比之前計劃一千臺還要多。
市場遭受重創,這一千二百多臺車如何處理?
以什麼樣的價格處理?
是必須解決的問題。
虧是必定要虧的,已經改變不了市場大環境。
能做的就是想方設法把虧損降到最低。
但是對於重資產行業來說,江君文這次博弈,已經傷筋動骨了。
金漢林看了大量資料和論壇,都在分析市場行情轉變的原因。
大部分人認為,汽車價格戰打響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三年特殊原因帶來了大量庫存擠壓,車企抓住這個機會清理庫存。
二是,“國六b”排放標的實施對燃油車提出了重大挑戰,傳統車商急著降價出貨。
不過金漢林覺得沒怎麼簡單,這些只是表面上的原因,他看到一篇科技論文的分析。
其中的一個原因是汽車生產方式的改變,在近幾年中發生重構,簡單的說,就是特斯拉用“一體式壓鑄”把汽車的成本打下來了,從而觸發了汽車行業的連鎖反應。
馬斯克透過不斷壓縮汽車製造的成本,搶奪了汽車行業的定價權。
如此一來,很多新能源汽車不得不在生產方式上改變,追逐特斯拉的腳步,同樣嘗試採用“一條壓鑄技術”。
不僅如此,大眾、沃爾沃、賓士、奧迪……等一眾傳統車企都開始佈局“一體壓鑄工藝”,壓縮製造成本,適應市場。
第二個原因則是,新能源汽車上游的電池行業,原料價格大跌,給汽車降價打價格戰創造了條件。
與此同時,像寧德時代這樣的電池供應商為了搶佔新能源市場,還給各大車企推出了“理礦返利計劃”,低價供應電池。
國內新能源汽車品牌有了底氣和外資、合資企業競爭,打價格戰。
最後再加上各省市、地區出臺的刺激消費的政策,與車企聯合發放大量補貼優惠,傳統車企抓住機會清理庫存的同時,也在轉型。
這場價格戰實際上是一場科技變革。
金漢林看完這些文章,恍然大悟的同時,也感覺到了他這類車販子的渺小。
“金主管,你來一下。”,財務部的冉姐突然出現在辦公室門口,敲響了門。
“好的,冉姐!”
金漢林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