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無忌道:“都督出世以來一直為國奔走,沒想到荊州人也知道將軍的名字。”
書生笑道:“下在寄居荊州,聽說都督公開舉試,本來也想去,沒想到張昌禍亂荊州,小人也被裹脅其中。”
李愣握住刀把。
書生連忙道:“小人是被裹脅進去,一直想脫離張昌的魔掌,如今得願,這是小人要謝將軍的第二件事。”
李閔心道:原來是個撞大運的書生,他當我這裡是亂收人的地方?算了給他點錢,當買個好名聲。
還沒等李閔說話。
書生道:“小人來見將軍還有一件事,或許這件事也是將軍現在所愁心的。”
李閔看看房無忌,道:“本將軍為何事發愁?”
書生拱手道:“小人斗膽,將軍是在為回不回陸渾而發愁!”
李閔笑道:“你何出此言?我是客將,解除襄陽之圍自當回到駐地去。”
書生笑道:“將軍,朝廷裡皇族內鬥不已,天下人民失望,正需要像將軍這樣的人物出來——”
“夠了!”李閔猛拍桌子,盯著書生道:“好你個大膽的書生,可人將他拉出去砍了!”
書生惶恐道:“將軍將軍難道就容不得小人說句話的功夫?”
李閔怒道:“好!本將到是要聽聽你能說出什麼!”
書生道:“將軍所部精銳,人所共知,東都城高壕深,城防堅固,天下難有匹敵。張昌妖賊雖被將軍擊潰,便一些無知鄉民依然受他蠱惑,若不能一舉蕩平,必定留下後患,難保襄陽被圍之事不會再發生,所以小人帶荊襄百萬黎民,肯請將軍能在荊州留一段日子,將張昌妖賊消滅乾淨再回師陸渾。”
房無忌捻鬚道:“將軍必經是陸渾州都督,久留荊襄總是不好。”
書生道:“小人可請出萬民折,一道呈上朝廷,一道呈上襄陽王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房無忌道:“你不知道將軍對陸渾感情是很深的,你就不要強人所難了。”
書生道:“荊襄百姓自然不敢有過多舍望,只求將軍能在荊襄段時間。小人以為襄陽王殿下也願意看到荊州與陸渾都安寧。若陸渾有變,荊州百姓定然全力支援都督回軍。”
房無忌笑道:“你說的有理,都督,您以為呢?”
李閔心道:這也不失為一個兩全之策,朝廷襄陽王兩處都能交待過去,而且還不用立馬參與到東都的爭鬥裡去。於是叫書生坐下道:“還沒問先生的姓名?”
書生欠身道:“小人姓柯,名,名八斤。”
李愣吃驚道:“柯八斤?!”
書生略有難堪道:“小人有個哥哥生下來的時間重七斤,祖父就給他起名七斤。”
李愣道:“你生下來的時候重八斤?”
“我沒哥哥重,可是祖父說哥哥七斤,弟弟就叫八斤吧,所以我就叫八斤,我哥哥兒斤現在在襄陽城裡為吏。他也很敬仰將軍,若不是有袁叔父在城中,我兄弟二人一定會去投奔將軍,也不會落得現在這個樣子。”
“都督,糜大人回來了。”
“快請!”李閔道。
糜子遠進來,“見過都督。”
李閔道:“糜先生請坐。”
糜子遠看見柯八斤,愣了下。
柯八斤忙起身道:“小人見過大人。”
糜子遠道:“這位先生,似乎在哪裡見過,對了,你是襄陽王府的書辦。”
柯八斤連忙道:“那是小人的哥哥。現在在城裡。”
糜子遠道:“原來是親兄弟,怪不得有點像。”
李閔道:“你那邊怎麼樣?”
糜子遠拱手道:“南營那邊亂後,北營也有些亂,不過下官讓人點了大量火堆,又有了塵大師在旁邊,所以很快安定下來。人員名冊正在梳理,一會兒就能送過來,下官怕將軍心急,先過來送個信。”
李閔道:“了塵大師呢?”
糜子遠道:“了塵大師安撫完北營百姓後去了南營,他帶了幾十名弟子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