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奐笑道:“少將軍所言極是,不過敬炅真的就願意與咱們真打嗎?”
康隨道:“徐先生是何意?”
康宣笑而不語。
康隨想了想,猛一拍額頭,笑道:“原來如此,我怎麼沒想到!”
康豹雖然轉到一邊了,可兩隻耳朵豎著,仔細聽他們講什麼,可這幾個人話只說一半,把康豹急得不行,又不好問,心裡直癢,暗道:敬炅怎麼就不會真打?宋人就是可惡說話只說一半,大哥和康隨與跟著寫壞了!
+++++++++++
+++++++++++
東都城中一派蕭條之氣,老人們只在嗅一嗅這城裡的氣味,就知道又有大事要發生了,不過城頭變換大王旗,跟小老百姓又有多大的關係,總之龍椅是要有人坐的,有人坐了龍椅,總不可能把東都城裡的百姓都殺光吧,總不會為難小老百姓吧?於是在大變來臨之前,各家各戶都還在忙著自己的生計,鑑於經驗,市民們都開始囤積糧食了,各種商品的物價一天一個樣,不管是糧店還是雜貨店,門前都排滿了人。排隊的時候有人講起李閔的事情來,李閔是誰?一開始是沒多少人知道的,後來越傳他的大名越神奇,有說他是海外散仙的,有說他是仙人徒弟的,還有人說他是神人投胎的,而故事的根源也就是說第一個傳說都共同的那部分便是新城之戰了。新城之戰給平淡而緊張的市民生活憑添了幾分色彩,也為枯燥的宮廷生活加入了幾調劑調料,對於生在皇宮長在皇宮又對李閔其人特別關注的渭河公主而言更是如此,每每聽著李閔的故事,小公主就能吃下一頓飯,侍女們發現這個特徵如同找到了件有力的武器,以後只要小公主不吃飯,不睡覺,不安份,侍女們便會講李閔的有事,更會託管到市井裡把關於李閔最新鮮的故事蒐集回來,當李閔的大軍離著東都越來越近,關於李閔神奇的故事便越來越多了。
這一日,侍女如同往常一樣開講李閔傳奇騙小公主吃飯,小公主立馬叫住她,在眾人驚奇的目光中拿出個小本子和筆墨,然後瞪睚水靈靈的大眼睛道:“說吧!”
侍女還沒反應過來,“說,說什麼?”
“當然是李閔的事了?”
侍女指著紙筆道:“公主這是做什麼?”
小公主握著筆笑道:“這麼有意思的故事,我當然要寫下來嘍,還是最近母后的心情不好,李閔的故事這麼了聽,寫下來給母后看她一定也會高興的,快說,今天是什麼故事?”
侍女一聽說要給皇后看,兩腿立馬就軟了,直在地上磕頭,小公主奇怪問她磕什麼頭,侍女招認說好多關於李閔的故事都是她們編的。
小公主瞪大眼睛,不相信她們的話,侍女忙道:“李都督新城大戰是真的,好多人都這麼說,她,她們也都聽過的!”
眾侍女宦官都點頭。
小公主道:“那你把新城的故事說一遍,我寫給母后看。”
不多時,一份新鮮出爐的傳奇小說便擺在了皇后的案上。
姜瑜兒看了眼女兒的筆跡,道:“回去說本宮看了很開心,讓渭陽好好吃飯,再頑皮本宮可是要罰她的!”
“諾!”侍女退了出去。
門關上,從屏風後轉出一人來,穿著宦者的衣服卻氣度以不凡,坐到案對面拿起渭陽的手稿,笑道:“渭陽的字精進不少。嗯,故事也好,皇嫂你看看,這已經把李閔傳成天上的神將下凡,生了三頭六臂,會騰雲駕霧,還會使分身法,哎,還有謝旻,原來是個道士,關再興被說成蜀漢的五虎上將關侯附體,還有什麼六丁六甲,真是有意思。”
姜瑜兒猛將他手中的書稿抽走,道:“都什麼時候,你還有心思看小孩寫的東西。”
常山王坐在案前,道:“皇嫂,這可不是小孩寫的東西。”
姜瑜兒沒好氣地看著常山王。
常山王嘆了口氣,有些話說了也沒用,朝廷到了這個地步,也怪不得別人起點自己的心思,還真指望個鄉野裡來的人有多忠心?那樣的人常山王也不敢用。
“皇嫂放心,李閔只說接旨來東都,別的什麼也沒說,就算齊王兄拿到李閔手裡的那封信也只會找到我的頭上,與陛下和皇嫂沒關係!”
砰!
姜瑜兒猛一拍桌子,盯著常山王,眼圈泛著紅色。
常山王嘆口氣,道:“陛下那裡齊王兄已經派了人,我不便過去。”
“說吧”
常山王道:“我需要要聖旨,只憑著陛下的私章不行。”
姜瑜兒嘆道:“不可能的。”
常山王道:“秦王的軍隊已經到了潼關,沒有陛下的聖旨,我怕——”
(本章完)
喜歡金鈿碎請大家收藏:()金鈿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