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如玉站在許涵的身旁,天籟的聲音如清冽神泉,應得許涵目光狐疑的看向她,天顏好似綻出仙葩,繼續道。
“我可不相信你沒有做出完善的計劃。”
“青蓮聖地十幾萬人馬,不可能一直待在混沌青蓮裡,但也堂堂大勢實力碾壓,去鎮壓洪荒古星的各大勢力,又不符合你的行動風格。”
許涵不禁輕笑道,看向了遠處一個方向,沒有過得的隱瞞。
“先去道教祖庭龍虎山,道教聖地茅山,壓服派系林立的道教,收編華夏境內妖神後裔,長存至今的古世家。”
“聯合九州的官方,要好讓我們遊歷在外,尋找機緣造化來突破,最後,兵戈西方,乃至全球,將洪荒古星的外圍,納入青蓮聖地治下,並不需要出動太多力量去造就殺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澹澹的話語傳開,諸位強者都在聆聽,這是對重建青蓮聖地的具體安排,不過,還不太需要他們過多出手,甚至不需要青蓮聖地的弟子力量。
他們都可以感應到,整個世界都進入末法時代,沒有太多的修士,同樣也沒有多麼強大,科技等級也不是很高,還不能外出開拓星域,遠不如紫川所說的永恆星域,哪怕他有所誇大吹噓。
“我想在北斗古星,如果沒有帝祖的帝兵要求,只怕你不會去建立青蓮聖地,也不會對聖地的破滅如此平靜。”
聽到如此詳細的策劃書,顏如玉也稍稍愣神,頗有感嘆的開口道:“如果你真的要建立一方勢力,有且只會選擇在洪荒古星,也就是地球這裡吧!”
“真是聰慧機智,一點就通透,不愧是我最先去尋找的道侶!”許涵回到了安全無比的故土,開玩笑的說道。
……
龍虎山,環抱狀若龍盤虎踞,有龍騰躍,有虎撲跳,雄奇險峻,峰巒疊嶂,凝聚天地之靈秀,氣象非凡。
“碧水丹霞踞虎龍,洞天福地隱仙庭。道陵縱使神行遠,仍讓妖魔懼逞兇。”
這是古人對龍虎山的描述,此山被公認為道教第一山,是為道教發祥地,數千年的積澱,幾經興衰,依舊是地位崇高,為道教祖庭,也被尊位道都!
話說道家一脈,必要提到先秦老莊,而起源則更為久遠,認真說來,可追朔到上古年間。
道,自古有之,黃老之學進行了闡述,典籍眾多,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後世尊黃帝與老子為創始人。
道家早有,而作為一個真正的組織,卻是出現則較晚,為西漢張道陵開創天師道的崛起,龍虎山成為道教祖庭,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
後來,數以千年興衰更迭,道教化生出數以百個門派,相互依附、旁生,甚至對立,從未有統一之時。
自古到現在,幾經沉浮,道教分支雖多,但卻可概分為兩大派別,一是修內丹為主的全真教,崛起於北方。
而另一派則是正一教,以符篆為主,祖庭就為龍虎山,佔據天下道門半壁江山,影響極大,是天師道、靈寶派、上清派整合的結果。
古時,天師道尊老子,就位於龍虎山;靈寶派尊靈寶天尊,在江西的閣皂山;上清派尊原始天尊,建立在js省茅山,道教所尊三清就是藉此而生。
此刻,許涵帶著顏如玉一眾強者,來到了龍虎山之外。
並沒有選擇強行傳入天師府的秘地,而是如同遊客般步行上山,一路觀看道教祖庭的風景。
這些斬道王者、古之聖人,哪怕已經被許涵彌補了壽元,依舊保持白髮飄飄的老態,氣色紅潤,頗有一番仙風道骨,穩健的行走在上山臺階。
期間,輕輕鬆鬆越過旅客,讓不少氣喘吁吁的年輕人,直呼大爺還是你大爺,不得不服氣與拜服!
這一處道教祖地,有九十九山、二十四巖,九十九山雖不具龍形,但卻有龍虎之勢。
在懸崖峭壁上,有古老的棺醇,皆為兩千多年前的古物,多為春秋戰國時期的棺槨,為中國文化的一絕。
就是沒有太多的道觀,已經不負昔年之勝景,在最輝煌時,龍虎山曾有十大道宮,八十一道觀,三十六道院。
可在滿清統治時期,信奉藏傳佛教,壓制主要為漢族信仰的道教,令此地沒落下來。
而後,中土遇大劫,烽火百年,可真正到了和平時,又遇政策,龍虎外山徹底沒了道士,道觀盡毀,只餘一座天師府,供世人旅客參觀。
“天地精氣已然乾涸,而這個地方卻還有紫氣內斂,在龍虎山的後山裡蘊生,不愧是道教之始土!”
“那些兩千多年前的懸棺,各各都埋葬著修士屍體,五大秘境竟然開闢,最差都是仙台秘境的修士。”
跟著放的開的年輕凡人,幾個老頭子的斬道聖人,一樣變得年輕起來,在互相點評龍虎山外圍的情況。
喜歡遮天之問道永恆請大家收藏:()遮天之問道永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