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體如此,但又不僅如此。”
“所以知行合一就是你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總結對吧?”
“你這麼說讓我很不自在……知行合一只是一句話,你到底是如何理解的。
楊長帆撓頭道:“其實我也沒什麼理解,我也是讀書讀到的,這方面書讀的不多,恰好讀到這個,覺得比較信服,也許以後還會有更信服的解釋出現。”
“那眼下的解釋是?”
楊長帆嗽了嗽嗓子,他永遠忘不了為馬哲考試背過無數次的課文。
“理論與實踐是不可分割的,實踐決定理論,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是理論的最終目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錯了。”楊長帆剛背一個開頭就被徐文長早早打斷。
“這你都能聽懂?”楊長帆驚道。
“根上就錯了。”徐文長輕點桌面,“‘知’比你想的更加寬泛廣博得多。”
“比如?良知麼?”
“更加廣博,不要試圖解釋‘知’的意義,你還不懂‘知行合一’。”
“好吧。”楊長帆再次撓頭,怪不得這心學只是知識分子小圈子自嗨,逼格如此之高,想影響大眾簡直太難了。他本欲拜王明陽先生遵心學,以補充這邊指導思想的空白,現在看來“知行合一”過於玄學,很難產生普羅大眾的影響,強行遵心學不僅很難成功,只怕還會被心學圈子排斥。
楊長帆再度陷入沉思,徐文長以為他在思考“知行合一”的深意,其實不是的,作為理科生只會找例子看資料,他需要更簡單粗暴一些的指導思想,最好能簡單成一句話。
好在案例還是不少的。
有宗教性的——
黃巾軍:【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洪秀全:【同拜上帝,共建天國,盡滅清妖,永享太平。】
有時勢性的——
朱元璋:【驅逐韃虜,恢復中華,陳綱立紀,救濟斯民。】
陳勝:【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伐無道,誅暴秦。】
也有強,無敵的——
李自成:【隨闖王,不納糧。】
【打倒xxx,解放全中國。】
此三者分別為“邪道”、“正道”、“王道”,落腳點對應“宗教影響力”、“統治者軟肋”與“老百姓的渴望”。
楊長帆也需要這樣的落腳點,
“弗朗機想要在這裡建教堂啊。”楊長帆嘆道。
“你應了?”
“自然沒有,只是這件事讓我為難起來,我等揚名東海,富可敵國,只是思想上太過匱乏,除你我宗憲,無外乎匹夫之勇。”
“你我是不能跟宗憲比的,他是正牌進士,你也是不能跟我比的,我好歹是秀才。”
“……”楊長帆面色驚訝。
徐文長略顯尷尬:“這是玩笑,聽不出來麼?”
“你!竟然會開玩笑了!”楊長帆激動道,“病快好了啊!”
“……”徐文長無奈擺手道,“言歸正傳,拜孔不是說的,是要做的,你要在這澎湖小島搞科舉不成?”(未完待續。)
喜歡回到明朝當海盜請大家收藏:()回到明朝當海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