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鬼倭自安徽太平府殺戮過後不知去向,再來軍報,已是南京城南百里之處的江寧,三百守軍連同兩位將領全軍覆滅。
南京的咽喉就這麼被輕鬆攻破,全城大駭。楊宜閉門不出,將禦敵之事通通交予尚書張時徹,養老的衙門瞬間掀翻了鍋,正當大家手足無措之時,突然想起還有位來自浙江支援的楊長帆的時候,卻怎麼都找不到他了。
接下來就是鋪天的怒罵。
這孫子鐵定是怕前線流血,找個由頭駐紮大後方,眼見大後方也不安全,第一時間溜走了,怪不得要坐在兵部看一手軍報,合著是為了第一個逃!楊長帆終是客將,逃就逃了,本地人馬可說什麼也不能逃,首先南京很重要,其次倭寇只有四十多人,南京能打的加起來近萬,這再逃了天理難容。
沒時間再理會楊長帆,鬼倭最快一日便可到達南京城下,要安排,快安排。
在這個過程中,又分出了若干意見。
有一大部分人認為鬼倭依然不會來南京,因為南京的兵力是他們的200倍,他們就算取了南京也守不住,沒有道理來。
一部分人認為他們會來,我們要據守不出保證南京的安全。
一部分人認為應該主動出擊,用人海淹死他們。
一部分人認為應該求救。
一部分人認為求救很丟人。
一部分人認為應該發動老百姓。
一部分人認為……
他們還在爭論的時候,鬼倭已經默默來到了城下。
徐海依然穿著那身黑袍,只是上面破了不少口子,在他身後的42個倭寇表情很複雜,在此之前,連他們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來到這裡。兩個月來。除了紹興城下,他們幾乎就是神,以一敵十。以一敵百,追殺從未停歇。刀下的鬼恨不得比自己認識的人還要多。
大明,真的是太好蹂躪了,如果沒有這些高大厚實的城牆,紫禁城也屠給你看。
本來荒唐的舉動,無望的目標,突然變得現實起來,就像面前的南京城一樣現實。
鬼倭,毫不懷疑自己。因為他們已經站在南京城下。
在這樣的事實面前,南京一方也終於統一意見,張時徹下令——閉門不出,死守十三門。出城去打不一定能贏,不開城門卻一定不會輸,這裡畢竟是南京而不是隨便一個什麼小縣,全東南的兵馬都會來救。全南京官兵衙役百姓均登城守門,草木皆兵。
徐海再次用出了屢試不爽的方法,親自出馬,將江寧守將的人頭頂在刀尖。縱馬賓士至安德門前,挑頭大吼:“南京城十萬守軍!就沒有一個敢與我一戰麼?!!”
城頭,沉默。
諸官兵百姓。眼見幾十人在城外撒野,卻無一人有半分迎戰的勇氣。兩個月來,鬼倭的傳說已經愈發可怖,紹興那幾百冤魂還未散去,南京皆是老幼,俞大猷在杭州,戚繼光率軍還在安徽窮追不捨,精神支柱唐順之又剛巧在一日前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