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中燭火搖曳。
燕不歸信步穿行在五百羅漢的塑像之中,逐一仔細觀察,悉心牢記羅漢所示的手印。
這羅漢堂內的塑像乃是依照天竺聖僧鳩摩羅什的畫像卷設計,其中所涉及的武學奧秘自然與中土有所區別。
中土講究經脈竅穴,天竺則講究五氣、三脈、七輪。
五氣是命根、上行、平、遍行和下行五氣,指的是內氣外氣行經三脈七輪的途徑。
三脈是中、左、右三脈,中脈由海底至頭頂,以脊髓連線,等若中土的督脈。
左、右二脈均起自泥丸宮,與中脈平行,貫通七輪。
七輪等若中土的竅穴由上而下是頂輪、眉間輪、喉輪、心輪、臍輪、生殖輪和海底輪,最後的海底輪即是中土的“會陰”。
幸而燕不歸通曉《神足經》,這是正宗的天竺武學。因為是用隱形藥水所書寫,導致被人誤以為是空白書本,輾轉流傳到了中土。
後人亦不明所以,便將少林達摩祖師所創的易筋經抄錄在了上面,這才有了‘一書兩經’的情況出現。
透過《神足經》,燕不歸已經五氣、三脈、七輪有了系統的瞭解。
藉此成功從雕像上面看出了其中蘊含的奧妙,但卻差在他對佛家手印一竅不通。等若被一道鐵柵欄擋在藏寶地之外,有種看得見,摸得著,卻拿不走的無奈。
“唉~”燕不歸嘆了口氣,要想真正學會這真言秘法,仍需那位‘真言大師’的指點。
就在不知道他燕某人,有沒有徐子陵那樣的好人緣了。
憑他敏銳的五感可以十分肯定現在殿外沒人,真言大師顯然不在寺中。
時間悄然而逝,夕陽徹底隱沒在遙遠的西方,取而代之的是一輪明月。
燕不歸已經近千手印全部記錄在內景之中,從殿中拿出一個蒲團,盤膝坐在殿門口,靜待天君席應的到來。
皎潔的月光灑在羅漢堂前,遍地銀輝給本就空寂的寺廟更增添了幾分清冷。
忽地,燕不歸通靈的感知被觸發,有人正在靠近大石寺。
隱約間,寺廟大門的方向有紅光沖天,燕不歸估計應該是來人照明的火把。
火光映天,來人絕對不在少數,隨即嘈雜的腳步聲快速接近。
不多時,就見數百人烏泱烏泱的來到了羅漢堂前。
這群人站定後,自動分成了三撥人馬。
為首的是一個手持長棍的削瘦漢子,一個俊朗不凡的中年,以及一個身穿錦衣華服,看起來頗具威儀之人。
看到燕不歸後,眾人均感錯愕。
用長棍的漢子越眾而出,拱手道:“這位公子,本人巴盟奉振,敢問霸刀嶽山可在殿中?”
燕不歸聞言,腦海中記憶飛閃,依稀記得巴盟是巴蜀一帶的三大勢力之一。
如此的話,那另外兩人多半就是來自川幫和獨尊堡這另外兩大勢力。
“霸刀嶽山早已去世多年。”燕不歸緩緩起身,他聽到外面再次有人靠近。來人身法很快,衣袂破風聲獵獵作響,武功比眼前這些人高出不止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