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坦之雖然文不成武不就,但這短短二十個字還不至於能難住他,很快他就背了下來,跟著便心生好奇。
“這幾句話是什麼意思?”
燕不歸正要開口,卻聽茶棚外突然有人插話:“這是極高明的內功心法。小施主福緣深厚,得遇高人指點,日後必定前途無量。”
“啊!”遊坦之失聲驚呼,難以置信的看向了燕不歸。
燕不歸則循聲看去,就見一個身穿黃色僧袍,四十來歲的大和尚,緩步從茶棚旁邊轉了出來。
這人落腳無聲,呼吸似有若無,顯然內功精深,武功也非比尋常。
江湖上能有如此高超修為的和尚屈指可數,燕不歸微笑道:“大師可是吐蕃國師,大輪明王鳩摩智?”
“正是小僧。”鳩摩智雙手合十,仔細打量起了燕不歸,問道:“公子儀表堂堂,器宇不凡,莫非是號稱‘南慕容’的姑蘇慕容公子?”
“大師認錯人了。”燕不歸言罷,報上了自己的姓名,笑道:“燕某初出江湖,想來大師應該不曾聽聞。”
鳩摩智驚訝道:“原來是在小鏡湖畔力誅四大惡人的燕公子。久聞公子大名,今日有緣得見,幸會!幸會!”
“區區小事,不值一提。”燕不歸沒想到還真有人知道這事。看來應該是段正淳的手筆,想要藉此替他在江湖揚名。
“公子過謙了。”
“說起來,燕某也久仰大師的威名了。素聞大師的‘火焰刀’絕技出神入化,堪比大理段氏的六脈神劍,燕某有個不情之請還望大師答允。”
聞聽此言,鳩摩智不由心裡一突,感覺這話聽著似乎有點兒耳熟。
“公子但說無妨。”
燕不歸神色鄭重道:“燕某有一至交好友,酷愛研習天下刀法。奈何英雄命短,不久前,好友在練功的時候不幸走火入魔,以至英年早逝。”
他說到這裡,鳩摩智已然臉色發黑。
燕不歸彷彿沒看見,自顧自的說道:“好友在世之時談及天下刀法,總是對密宗的‘火焰刀’推崇備至,常言此功當為天下刀法之首,無奈生平難得一見。
燕某實不忍好友抱憾而終,懇請大師賜借‘火焰刀’刀譜,讓燕某在好友墳前焚化,以告慰好友在天之靈。”
“夠了!”鳩摩智面沉如水:“公子為何要戲耍小僧?”
燕不歸不解道:“燕某一片赤誠之心,大師何出此言?”
鳩摩智冷哼道:“你心知肚明。”
“明白。”燕不歸從藏鋒匣裡拿出了上次準備和邀月交換的《九陰神功》,將其中一頁擲向了鳩摩智:“燕某自然不會讓大師吃虧。
若大師願意,燕某自當將這畢生精研的九陰神功全數奉上,以表誠意。”
鳩摩智見他能將一頁薄紙像石頭般筆直平穩的擲出來,單憑這份舉輕若重的精妙手法,就足以證明他的功力果然非比尋常。
如此的話,這《九陰神功》倒也值得一觀。
鳩摩智粗略的看過一遍後,登時雙目微凝,心中狂喜。
月餘之前,他前往大理天龍寺謀取‘六脈神劍’失敗,便將通曉‘六脈神劍’的鎮南王世子段譽擄至江南,想以此來換取進入慕容家‘還施水閣’翻閱武功秘笈的機會。
豈料慕容家的兩個丫鬟詭計多端,救走了段譽。
但禍兮福所倚!
鳩摩智碰巧遇到了李青蘿,跟蹤她去了曼陀山莊,發現了比‘還施水閣’藏書更豐富的‘琅嬛福地’,並幸運的在裡面找到了七本《小無相功》秘笈。
鳩摩智天資卓越,依法修煉後,內功大有進境。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秘笈總共有八本,他缺少了第七本衝脈、代脈、陰維、陽維四條經脈的內容。
《小無相功》是道家神功,眼前的《九陰神功》也屬道家。
若能窺得全貌,或許可以藉此將缺失的奇經四脈的功夫補全。
鳩摩智緊緊捏著手裡的薄紙,心念飛轉,最終還是敵不過神功絕技的誘惑,頷首道:“請公子賜教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