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很可能是大漢的最後一戰。。。。。。”
就在陳子明皺眉要反對的時候,劉備開口說了一句,讓陳子明閉上嘴巴,沉默不語。
如今的大漢已經可以說是徵無可徵,與大漢相鄰的四面,出來西面還有強敵外,其餘三面可以說是一馬平川。
而西面最強大的貴霜帝國和百乘王朝被大漢輕輕鬆鬆壓在地上摩擦,貴霜帝國甚至直接向大漢低頭。
至於更遠的薩珊王朝和更遠的羅馬帝國,離大漢太遠了,而且暫時沒有利益衝突,只要劉備和陳子明不是那種戰爭狂人,就不會隨便遠處西邊各國。
而當劉備和陳子明下達制定北方攻略的時候,眾多將領皆請戰。
蠻橫的張飛將主將的位置搶在手中,只要劉備和關羽不出面,就沒有人能夠爭得過張飛,劉備是不可能親征的,匈奴還沒那個面子讓劉備出面。
至於關羽,倒是想走上一走,可惜劉備和陳子明都不同意,不是關羽能力不足,而是關羽的位置已經定下來,軍部主官,幾乎已經失去領兵的權利。
“翼德為主將,統領中路大軍!”
“徐盛、趙雲、馬超、太史慈各領一路兵馬,一路北上。。。。。。”
“張遼出烏州,封鎖西邊道路,以防劉豹逃往西面,同時防備北匈奴。。。。。。”
劉備看完這個計劃後,無奈的搖頭,區區匈奴,竟然出動大漢近半頂級大將,加上輔兵,人數高達六十萬之眾。
“算了,就當是大練兵吧。”
陳子明也搖頭苦笑,軍部這次可謂是殺雞用牛刀。
若非大漢國力強盛,陳子明和劉備是絕對不會同意這種勞民傷財的計劃的。
好在如今的大漢承受得起這種消耗,六十萬人北上,消耗可以說是個天文數字,理智的人都不會同意這樣的計劃,不過陳子明和劉備都同意。
原因很簡單,他們兩人都想趁此機會,徹底掌控北方。
六十萬人北上,回來的可能不足一層,出去容易,回來難。
而且這六十萬人的家屬很快便會去和他們團聚。
陳子明和劉備的計劃很簡單,那就是以這六十萬人為基礎,在北方建立數座城池,然後修建道路,與大漢相連,徹底將北方融入到大漢領地之中。
而去因為土豆的出現,已經完成解決北方糧食問題,土豆非常適合在北方種植,嚴寒對土豆來說根本不是問題。
有了主要農作物,建立城池也就好辦。
最讓陳子明和劉備頭疼的人口遷移問題,在軍部上交的計劃之中已經解決,陳子明甚至提出抽調更多的壯丁輔助大軍北征。
這些前往北方之人,最終將成為北方新建城市的中堅力量,為大漢開疆擴土。
喜歡三國第一軍師請大家收藏:()三國第一軍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