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驚訝著,隨即追問道。
“恆久星科學會議?哈,我這個結果可不是恆久星科學會議能夠決定的,你應該明白這一點。”
“那你的意思是……”
“人類至高科學會議。”
“你要把它造出來?”
“不然呢?我為什麼要花四十三個恆久年時間來設計它?”
被因施奈奈的野心所嚇住了的學者目瞪口呆,不由問道,但聲名卓著的大學者顯然不會說錯話,他的瞳孔當中只有狂熱與野心。
學者沉默了一下,深吸了一口道。
“好吧,我們可以盡力拉攏整個恆久星的學者們,假如全恆久星的學者們都認可了的話,那麼在人類至高科學會議上,它被透過的可能性也會大上很多。”
聽著好友的話,名為因施奈奈的大學者勾起嘴唇。
……
約3000個銀河時後,新一屆的人類至高科學會議開始了。
來自四十多萬個行政星上的一百多萬位學者們匯聚於此,每一位學者都在其各自的星球上是絕對的權威,是平均每萬億人當中才有一位的大人物,但在這銀河驕傲的恆久星上,他們的榮光也僅僅如此而已。
在這裡,來自全銀河的學者們都會在此交流意見,在這個以科學為尊的時代,它們所一致做出的決定足以顛覆任何的星際政權。
而在這裡,有一個人的議題卻奪去了幾乎所有人的光輝。
“我的同伴們,我們的科學已經停滯了!”
在以近光速傳遞資訊的精神網路內,一個乖戾的學者大吼著,在他的面前是這上百萬的學者們。
“不管再開多少次這樣的科學會議,都已經於事無補,在這個光速不可超的冰冷虛空當中,我們的科學已經停下了腳步。我們不能再這樣了,我們必須改變這一現實!”
因施奈奈的發言一如他的性格,永遠都是這麼粗暴狂野,固執己見,但其智慧卻足以令所有人信服。
不過,顯然並不是所有人都這麼認為。
“不,我並不這麼覺得,我想我們的科學還是在進步的,最多隻是緩慢了些。”
在這個精神可以實體化的精神網路內,有一位學者搖了搖頭,反對道。
看著反駁的學者,因施奈奈並沒有直接反駁,而是先問了一個問題。
“烏努諾莫學者,你能夠先告訴大家你是從哪個星域的哪個星球來的嗎。”
“二十七星區,綠沼澤星球。”
“那裡距離恆久星有多遠?”
“62.8光年,因施奈奈學者。”
被稱呼為烏努諾莫的學者彬彬有禮,流利的回答著因施奈奈的問題。
因施奈奈點了點頭。
“恩普呼姆學者,你能夠告訴大家你是從哪個星域的哪個星球來的嗎?那裡距離恆久星有多遠?”
“七十六星區,碎鑽石星球,185.6光年,學者。”
“齊埃贊學者,你能夠告訴大家你是從哪個星域的哪個星球來的嗎?那裡距離恆久星有多遠?”
“八十三星區,黃石星球,171.2光年,學者。”
“……”
“一百五十九星區……288.3光年,學者。”
伴隨著因施奈奈的挨個提問,眾多學者的距離有長有短,有的幾光年,有的則是數百光年,但很多都是用了近百年時間、透過長時間的休眠才來到恆久城,參加這每一百年一次的科學會議。
而最終,整個科學會議距離最遙遠的學者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