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奏疏,看了沒一會兒,曹芳就輕輕一嘆。
雖然暫時並沒有看完,但就眼下這已經差不多閱覽結束的部分而言,能夠做世家家主的,確實沒有一個是善茬。
尤其是陳家這樣體量級別的頂級世家。
隨即他就再度將目光全數匯聚到了眼前的奏疏上。
典虎則是靜靜站回了原本他所待的地方,也沒有離去。
畢竟曹芳之前所說的屯田記錄查驗的事情,要的時間絕對不會太少,所以也就不急在這一時了……
半晌時間緩緩過去,原本俯首於桌案的曹芳才緩緩抬起了頭。
一篇奏疏,文采四溢,同樣又不乏實在的東西……
這奏疏就是陳群離世前,對於大魏最好的交代!
大魏現下正如奏疏上所言,自最高層到最底層,基本上都有著屬於自己的定位。
如果真要按著這封奏疏來劃分,整一個大魏也大致可以劃分了。
最頂層,皇帝。
其次就是世家,接著寒門。
而後就是農、工、商,最後就是佃戶一層。
其中皇帝自然不消多說。
世家的話,現在基本上就是以陳荀司馬為首了,至於寒門,這奏疏上倒是沒有細提。
其次就是農工商。
或許是秉承了商君所崇尚的那一層。
眼前這整份奏疏商所寫,基本也沒有離開這個調子多遠。
農這一群體,現在的大魏是遠遠不夠的!也就正如其所言,不僅不能刻意提拔這一行內的某些人,反而只要有可能,就必須給農事從業者塑造出來一種恆定且穩固的景象,以求能吸引更多人投入到農業生產之中。
如果有可能,還要朝廷主動作為,調動農事從業者主動進行農業生產。
其次就是工匠,尤其是那些能夠改進改良軍用武器的工匠,必須強制編入朝廷體系而後為朝廷所用。
最後的商,雖然商的存在,可以協助朝廷進行各種事物的運作,但商人去的地方太多,見的東西太多,心下必然不可能安定,所以就大魏而言,面對這批人,可以用!但是也必須加大管控力度!
等等等等……
一整篇奏疏看下來,曹芳才察覺了這上面所書給他的那一抹熟悉感的由來。
其實不就是計劃經濟那個麼?
只不過不同的減弱了國家掌控的力度,而後又放鬆了一部分的限制麼?
而後曹芳就闔上了面前的奏疏。
這份九品取仕法,與其說是取仕,還不如說是朝廷情況分析以及可行性意見的提出。
其中更是從士、農、工、商四個方面提出了部分意見。
只不過士這一方面的意見是最為完備的!
也就是後來被採納且施行了這麼些年的九品取仕制度。
當然,這份意見的施行,失敗就失敗在了沒有建立起獨立且完備的監察體系以及完整的考核制度。
一切都是靠人的主觀意向去界定的。
這就如同後來科考的主考官制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