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澈,華夏有嘻哈播出在即,你所謂的華夏風是不是已經在醞釀當中了?”
“張澈,仙劍何時播出?在哪個電視臺播出?是湘江臺嗎?能否給出一個具體時間具體平臺?”
“張澈,你和小仙女對劇本是假,請問你最想和誰對劇本?”
“張澈,司克熱翻唱你的《以父之名》,我去聽了一下。只能說太浮躁,這並不是以父之名,只是披著以父之名外衣在宣洩自己多餘的荷爾蒙罷了,小學生改博士論文既視感。”
看著這群滿臉期待的記者,聽著他們不算刁鑽尖銳的問題,張澈沒有走,而是接過話筒,耐心的等他們提問完,畢竟“亞洲之神”也需要畫面——
“你們的問題太多了,我就回答幾個重要的吧,唱歌是我的愛好,演戲是我的夢想,兩者並不衝突。至於爸爸臺春晚和時代週刊,我並沒有收到確切的訊息,有好訊息工作室會第一時間釋出,你們可以關注一下。有人翻唱我的歌,他買版權了嗎?呵呵,嘻哈的本質是生活音樂,它不是押韻耍酷互懟加伴奏的脫口秀,脫離音樂性的嘻哈是空洞的,為了diss而diss的嘻哈是消費粉絲的娛樂盛宴。最後,我最想和誰對劇本?應該是——”
是誰?
顧憐?
蕭芷櫻?
還是小仙女?
“黃石老師。”
“……”
“和老人家對劇本,我每每總有收穫,彷彿被絕世高手醍醐灌頂,一下子成為一流高手。”
誰他媽要聽你打官腔?說點私生活唄,給點乾貨呀。
難得今天見到張澈,正當記者們要乘勝追擊窮追不捨的時候,張澈的保鏢出現了。
他們眼巴巴的看著張澈被二十來個保鏢帶走,卻無可奈何。
“這陣仗還真是國際巨星了。”
“可不是嗎?人家棒國一個男星,演了一個米國棚內的電影,回國就被稱為世界巨星,咱家這個直接上了n專訪、時代週刊的封面人物,還不得上天?二十五個保鏢?灑灑水啦。”
“別吵,你們沒發現嗎?”
“發現什麼?”
“自從歌手在民間張澈砸完吉他以後,整個人大變樣,甚至都被米國媒體刊登——這種翻天覆地的變化,怎麼可能在短短的一個節目發生蛻變?前腳還是我的名字叫夢想,後腳就《以父之名》——”
“所以你到底想說什麼?”
“你說張澈有沒有可能是外星人?或者開了外掛?”
“屁話。不開外掛能上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