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傲的笑。
自豪的笑。
快意的笑。
是的。
笑了。
你知道在爸爸臺專訪後二十四小時內《以父之名》的銷量嗎?
整整五億啊。
其中華夏網友們貢獻了4.5e多,海外貢獻了五千多萬。
扣掉稅,扣掉宣發,讓我算算……整整13e多華夏幣的收入啊。
但這個成績,絕對不是用銷量來衡量的。
簡直是個奇蹟。
前有每年的7月16日是周董日,今有每年10月10日是張澈日。
這是其一。
其二,老張那會兒,有個姓權的棒國偶像,被許多華夏明星奉若神明,甚至某位公眾人物還當眾下跪。當時張澈除了氣憤、哀其不爭怒其不幸以外,心裡更多的是嫉妒。
為什麼是華夏藝人跪舔棒國藝人?為什麼不是外國人跪舔我們華夏人?中華五千年曆史,往前數數,我大天朝哪一個朝代,不是萬邦來賀五湖四海皆臣服?
當時,張澈心中就有個強烈的疑問,什麼時候我演的電影可以讓這群人跪舔?
而這個時空,這個天時地利人和的時空,因為張澈的憑空出現——
跪舔的不是華夏人,而是日國人棒國人。
他毫無疑問是亞洲之星、成為亞洲最具影響力的人物,沒有之一。
笑著笑著,張澈臉上的表情恢復了正常,還不夠,他要做的事有很多,要走的路還很遠。
現在確實有很多人聽到了的華夏的聲音、華夏人的聲音。
不過說到底還是因為以父之名這首歌,並不是認同了華夏的文化。
下一步。
張澈的目標是讓更多的人看到華夏的電視劇、華夏的電影,想讓華夏的作品在外國人的電視上播出,想讓每個外國人每天乖乖坐在電視機面前等待他演的電視劇播出,乖乖守在電影院熬夜等待他的電影上映。
讓華夏文化輸出各個國家,這才是大國風範。
重活一世,沒點驚天動地的野心,不就白給?
“沒有什麼好得意的,有這麼大的金手指,這種成績不是很正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