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將他的尊嚴踩在腳下。
我認為宋季銘心裡有恨,有意難平,有少年不得,有自卑,有無能無力,還有少年的驚豔,他有很多複雜的感情,但絕對不可能只是愛。
這種複雜感情始終折磨著他,使得他最終沒有走向仕途,選擇了創業。
這種感情還折磨的他不敢再愛,獨身一人,八年時間都無法與自己和解。
所以媽媽也恨江亦歡,宋季銘因為他荒度了人生最好的年華,最後三十歲不得不被迫政治聯姻。
媽媽的婚姻也是政治聯姻,她並不想兒子這樣,但既然選了,就是跪著也要走下去,所以媽媽開始會催生。
關於宋季銘照顧江亦歡三天的事,那不是愛,也不是出軌,是他人性中的善良。
第一天他開房是想讓江亦歡住,但看到江亦歡包裡的安眠藥,他怕她自殺,才看著她不敢走。
第二天以為她吃了藥,帶她去醫院洗胃。
第三天勸解無果,他決定去找那個男人(當時不知道是顧城)。
至於為什麼不找紀雲佳解釋,我們設想一下當時情況。
讓宋季銘怎麼說?
說我前女友要自殺,我要照顧她?
他為什麼不敢說,因為江亦歡是兩人之間的禁忌,說了必吵。
如果紀雲佳不讓他照顧江亦歡怎麼辦?
如果告到雅園怎麼辦?
但這些都只是其中的原因,最大的原因有二。
一是他自己就是想留下來,他內心對江亦歡有著很複雜的感情,以至於這多年不能與自己和解,他想看清自己的內心,到底是什麼在折磨著他。
二是他的虧心,知道自己做的不對。
但他們本來就是聯姻,如果不愛根本不會虧心,其中的原因,是他愛了但不自知,選擇了逃避。
對,他選擇了逃避。
紀雲佳被季燕清認定是適合他們這種家庭的人,必定是聰明的。
她只是檢視了定位,再套了顧卿的話,就知道宋季銘這三天去做了什麼。
她失望至極。
因為紀雲佳是那種愛得純粹的人。
期間,她是給過宋季銘機會的,但他猶豫了。
一個猶豫,她就已經知道了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