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山東的時候楚蕭還真的有些被這三萬備倭軍嚇到的感覺,全都是身披甲胃,手持橫刀的殺才,一個個的還沒上戰場就已經滿身殺氣了。
正在這時候朱瞻基開始訓話了。
“大明將士們聽令,這次我們不是去抗倭,而是去北方跟瓦剌人血戰!”
“馬哈木趁著冬日來臨勐攻邊關,大明國門及及可危,我們不能讓瓦剌人攻破我大明的國門,殺害我大明的百姓!”
“將軍百戰死!作為大明的兵將,無論你是三千營,五軍營,還是我山東的兒郎,都有義務殺入漠北之地,叫瓦剌人再也不敢冒犯我大明的領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日月山河永在,明君威武!”
“明軍威武!”
“太孫威武!”
提氣!勇勐!
朱瞻基這一番話說的大氣蓬勃,效果非常的不錯,饒是沒告訴他們皇帝的處境也依舊把這些殺才的戰意給調動起來了,沒看見河岸上這些將士們全都紛紛紅了眼睛麼。
“全軍聽令!上船!”
正在這時朱瞻基再次開口,而隨著他話音一落,三萬備倭軍紛紛上了船。
緊接著,傳令官立刻站上了船頭。
“揚帆!”
“出征!”
嘩啦!
頓時,隨著幾十面巨大的白帆升起,船體紛紛順流而下,一時,千帆競發!
可出征的時候有多意氣風發,路上的時候就會有多麼消極,嘉峪關的戰況已經日漸緊張,備倭軍順豐北上的路上幾乎每過一城都能接到八百里加急的戰報。
在這種焦急的心態下,上到太孫朱瞻基,下到備倭軍的將士們全都是紅了眼睛,一個個都是全力以赴,全速趕往邊關。
最終,在第二天傍晚時分終於來到了河西走廊,隨後大軍便立刻下了船準備連夜急行軍,順著河西走廊直奔嘉峪關。
作為這次出征的主帥朱瞻基時刻都在盯著路上的風吹草動,沒別的,因為根據戰報所說嘉峪關的戰況已經非常慘烈,他三叔朱高燧的手下人已經戰死了六成,如今只剩下四千殘兵在誓死抵抗韃靼人的進攻。
無他,在這種情況下,路上很有可能會出現瓦剌或者韃靼人的斥候,三萬備倭軍星夜兼程,難免會引來敵人的窺視。
“你有什麼計策麼。”
坐在馬車裡,楚蕭看向了正頂著一雙佈滿血絲的眼睛,巡視回來休息的朱瞻基,這兩天在路上楚蕭也時刻都在思考破敵之策,但到頭來也是毫無頭緒。
朱瞻基兩天沒閤眼了,聞言便用沙啞的聲音說道:“我想不到任何能贏的辦法,爺爺現在被困在赤金山,將士們肯定毫無營救的手段。”
“我們這些人過去也是杯水車薪,或許只有等到後方的支援才有可能扭轉戰局。”
“太孫,前方疑似有一股敵軍!”
正在這時外面傳來了沐斌的聲音,這傢伙似乎對軍隊裡非常向往,能騎馬絕對不在馬車上坐著,正好讓他負責監督大軍的程序。
聽到有情況,朱瞻基立刻竄了出去,楚蕭也撩開簾子往外看,只見前方的山口處似乎有幾十名兵卒,而為首的偏將手裡還舉著大明的旗幟。
是明軍?
不對啊,他們趕來邊關的訊息沒告訴趙王,他們這些人怎麼會在這等著。
“全軍聽令,稍有異動,立刻消滅敵人!”
看到明軍的旗幟朱瞻基也沒放鬆警惕,萬一這些人是瓦剌人偽裝的就麻煩了,兵者,詭道也,這種事在戰場上最是常見。
大軍緩緩靠近,而等楚蕭等人看清楚前方那些兵卒後,心裡卻都升起了一種不祥的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