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的是他忠君報國,敢於冒死直諫,不知道的還以為朕真的怕了他,不敢殺他不成。
不過,他還就真的不好嚴懲解縉。
再怎麼說解縉也是內閣首輔,是當朝閣老。
如果把他殺了的話,那估計以後滿朝諫臣就真的沒人敢直言不諱了。
到時候,就只剩下那些溜鬚拍馬之輩,也不是好事。
不殺他,也得嚴懲不貸。
可懲罰嚴重了,解縉身體本就不好,要是給他嚴刑拷打一番估計也就離死不遠了。
懲罰輕了的話,今天他皇帝的面子又過不去。
圈禁?
不行不行。
平日裡恨解縉的人不在少數,把他圈禁了說不準哪天解縉就得稀裡糊塗的死過去。
況且朝中大大小小的事務繁多,一日解縉不在朝中都不行。
此刻,皇帝是真的犯了難。
皇帝一犯難,整個保和殿裡都充斥著一種壓抑的氣氛。
群臣不知皇帝心裡在想什麼,所以不知道該不該開口,而就連太子朱高熾都不知道該怎麼為解縉求情了。
可常言道,不該死就會有救星。
解縉不是個該死的人,而能救他這種大號攪屎棍的人,自然就得是那種死硬派的祖師爺。
這不,就在咱們這位永樂皇帝嘬著牙花子兩面為難的時候,就見下面的人群裡鑽出個人影來。
一時間,大殿上眾人的目光都被陳諤給吸引了過去。
看到陳諤從人群中摸索著走出來,楚蕭心中也很是疑惑,這傢伙在這時候跳出來幹什麼。
但很快他就會明白了。
只見,陳諤從人群中走出來後,徑直來到解縉身後對大殿上的朱棣躬身下拜道:“陛下,學生陳諤,叩見陛下!”
“學生自幼開蒙,深知世上有烏鴉反哺,羔羊跪乳之恩。”
“會試之時,承蒙解閣老提名為會試第四,所以學生今日斗膽為解閣老說一句。”
“解閣老所言學生認為並無頂撞陛下的意思,實則是我大明連年苦戰確實已再受不起北伐之苦。”
“若陛下堅持北伐,我關內百姓必然要生靈塗炭,邊關血戰的將士們也一定會再造流血犧牲之事。”
“解閣老只是希望陛下能收斂好戰之心,為天下蒼生謀求幾年的休養生息,還請陛下莫要怪罪。”
“學生也是如此,想必天下文人士子多半都是希望陛下能與民休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還望陛下成全。”
這番話,陳諤說的是涕淚橫流,鏗鏘有力,差點連自己都要給感動了。
他想的很好。
陛下絕不會殺忠臣,而忠臣就是能夠看到皇帝所看不到的問題,並冒著會死的風險給皇帝死諫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