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心裡長嘆一口氣,眼睛深處潛藏著感激之色看向了楚蕭。
好啊。
想不到朕耳順之年竟又得此人。
他忍不住轉頭瞥了眼朱瞻基,心想這小子有福啊。
魚與熊掌二者得兼,能同時得到楚蕭和于謙這樣的能臣。
不過...
朱棣轉頭一看楚蕭,見他還在等自己的評價便忍不住多想了些。
一步登天不是什麼好事,少年人過早的在其他人面前展露出自己的鋒芒,反而會引來有心人的刻意打壓。
少年心性,總是寧折不彎的。
得壓他一壓,否則這楚蕭萬一以後變成解縉那樣的人就不好了。
這樣的人過早受到帝寵不好,況且他已經六十有二,這個位子早晚要傳到太孫手裡。
不行,得想個辦法讓他不引眾怒,又得弄到太子身邊去。
念及此處,朱棣心下有了決定。
卻說楚蕭。
在鏗鏘有力的說出自己的看法後,他便在等待朱棣的回應。
心想這下應該差不多了,皇帝最想要的就是有人能理解他的北伐用意。
不出意外的話,剛才自己這番話皇帝應該很滿意。
就算不欽點他一個狀元也會給他另加封賞,至少不用再為會試舞弊的事揪心了。
也就在這時,朱棣開口了。
“好你個楚蕭啊。”
嗯?
聽到皇帝的語氣,楚蕭頓時面露古怪之色。
這什麼情況,聽皇帝的語氣怎麼好像對他的話不滿意似的。
正在等待嘉獎的楚蕭一下愣住,而緊接著就聽朱棣對他忽然諷刺了起來。
“你以為朕不知道你的用意?”
“以為別人都對朕要北伐的事情口誅筆伐,你就反其道而行之,對朕北伐之策大加讚賞。”
“以為靠著溜鬚拍馬就能得到朕的保薦?”
“還是你以為朕已經老糊塗了,聽不出誰是在冒死直諫,誰是溜鬚拍馬?”
“難道你以為朕不知道北伐乃頭等大事,用得著你來提醒。”
“淨拿一些朕喜歡聽的話來給朕洗耳朵,朕想聽的不是北伐對不對,而是現在咱們大明憑什麼北伐!”
“朕要的,可不是光憑一張嘴的馬屁精!”
說到最後,朱棣的目光立刻看向了大殿下方。
聞言,楚蕭則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