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見於謙這副模樣竟也不生氣,畢竟他可是時常彪炳自己堪比唐王李二。
李世民曾說過要讓天下英才盡歸大唐。
他永樂皇帝,也要惜才。
“你,喝了多少酒啊?”
看到于謙醉成這樣,朱棣緩緩開口了。
可於謙還沒醒酒,連話都暫時聽不清楚。
見於謙不理他,朱棣反而調侃道:“啊~你是想做本朝的李太白?”
聞言,楚蕭知道這時候自己再不說話皇帝就真生氣了,隨即連忙抱拳道:“陛下,昨夜于謙忽聞老母在家亡故,所以殿試結束後他才借酒澆愁以至於此。”
“哦。”
聽聞于謙的母親昨夜亡故,朱棣點了點頭。
老母家中亡,兒坐天子殿。
情緒悲痛,可以理解。
於是,就見朱棣思索了幾秒後開口道:“既如此,朕不怪他,就讓他先在這醒醒酒也好。”
“來人,把咱們這位會元老爺的殿試考卷呈上來,朕先看看答的如何。”
要壞菜!
楚蕭聞言,立刻就意識到了不妙。
于謙悲憤求死,考卷裡肯定是借題發揮痛批了北征的事。
咱們這位大明的永樂皇帝雖然經常自比唐王李二,可卻做不到真的能被魏徵那樣的人噴了滿臉口水都能唾面自乾。
這要是讓他看了于謙的考卷,今晚於謙不死都得扒層皮。
可現在他也無法阻止。
眼看著禮部官員把考卷呈給朱棣,楚蕭一刀攮死於謙的心都有了。
果然。
拆開于謙的考卷後,朱棣只是看了兩句就將卷子佛袖扔在了地上。
“于謙。”
“你自己念念,你這考卷上都寫了什麼?”
壞了。
楚蕭聽得出,皇帝的語氣雖然依舊不溫不火,可話語裡的寒意卻讓人聽了都發毛。
這明顯是發火的前兆。
一時間,楚蕭目光盯著于謙不斷暗示,讓他收斂點。
可誰知,于謙這時卻好似那碗醒酒湯發揮了作用一樣,搖搖晃晃的撿起自己的考卷。
“我的考卷,不應景嗎。”
這句明顯是嘲諷的意思,而聽到這話的楚蕭心中更是暗叫不妙。
就連後面原本還在喝酒的太子朱高熾都感覺到了不妙,這會試前三可都是他選上來的,隨即連忙湊了過來。
這時,只見于謙看著手裡的考卷,緩緩開口了。
“村落甚荒涼,年年苦旱蝗。”
“老翁佣納債,稚子賣輸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壁破風生屋,梁頹月墮床。”
“那知牧民者,不肯報災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