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貢生也已經相繼出發,您三位得早點進宮了。”
看見有人來阻止他們說話,楚蕭知道這是朝廷已經出了殿試考題,禮部要阻止貢士們互相交流。
本來他還有意,在殿試開始前勸解一下於謙,儘量不要在文章裡褒貶皇帝遷都和連年苦戰的話題。
畢竟,于謙的性格就是如此。
雖說這些時日以來,他已經有意無意的給於謙和李祺扭轉過觀念。
但李祺還好說,他志不在此。
可於謙這種粉身碎骨渾不怕的性格,難免會剋制不住的借題發揮。
都是相處了一個多月的朋友,他也不想看著于謙身陷囹圄。
不過現在說什麼也來不及了。
禮部官員和周圍的兵將各個盯著他們,無奈楚蕭只能跟著眾人往皇城走。
天矇矇亮。
腰間掛滿鑰匙的仿官,便逐一開啟了東華門大街的各道坊門。
禮部官員畫了押,便帶著楚蕭等人進了正門。
永樂年間規定,品級不到正四品的官員沒資格在天亮前開正門。
否則,便是流三千里。
三千里,還都是窮鄉僻壤,保準你還沒到地方就卒了。
但今日不同,正日子啊。
今天是貢士們進宮參加殿試的日子,將來都是天子門生,今天自然要從正門走。
轉出東華門就來到了前門大街,街上只有兵丁在巡視。
驗過身份後,五城兵馬司的兵將齊齊行禮。
留下兩位禮部官員,帶著楚蕭三人繼續往前走。
殿試考場設在保和殿,那裡是歷來殿試會場,也是皇帝設宴招待文臣武將的地方。
楚蕭他們要和其他貢士一起在皇宮正門匯合,穿過御前道才能進去。
街上車馬越來越多,見到由禮部官員領著的貢士們紛紛停車下馬,等貢士們目中無人的過去,才敢動身。
皇城到了。
遠遠的就看見門口燈火通明,人頭湧動。
各家的貢士,都在互相拱手,一派和氣。
顯然,這些貢士都在等候楚蕭他們這會試前三甲。
他們不來,皇城不開,任何貢士都進不去。
今日裡,也只有楚蕭三人才能身穿羅衫,其他的貢士無論是第四名還是最後一名,都只能穿清一水的貢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