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進京趕考,一招中舉,金榜題名。
卻沒想到,半個月前在進京趕考的路上,因為一場風寒而魂歸故里,這才讓楚蕭這個後世來的靈魂穿越了過來。
本來楚蕭想著先猥瑣發育幾年。
等未來洪熙大胖朱高熾登基後,國家安定下來再入仕。
以他後世人的見多識廣,想要在那種安穩的朝堂上做出成績,並不難。
但想著既然都在趕考的路上了。
來都來了,就幫身體原主人圓了這個願望也不錯。
卻沒想到,剛到順天府的第一天,他就碰上了未來的大明宰相於謙!
“等等!”
想到此處,眼看于謙兩人就要離去,楚蕭連忙出聲。
說話間,楚蕭直接上前攔住兩人,同時對那個狗眼看人低的夥計詢問道:“他二人欠了你多少錢?”
“不多,三錢銀子!”
店小二手一揮,反問道:“這位,您問這幹嘛?”
“他二人的欠款,我給了。”楚蕭開門見山。
“這位兄臺,在下好像與你並不相識?”這時,于謙也疑惑了起來。
聞言,楚蕭則淡然道:“無妨,我二人雖不相識,但既都是進京趕考的舉子,我也不可能看著孔孟弟子被這種認錢不認人的羞辱。”
“無功不...”而這時,陳諤還要拒絕。
但楚蕭卻已經將三錢碎銀兩扔給了跑堂夥計,于謙也只好拱了拱手。
解決了欠債問題後,楚蕭直接讓那夥計將二人的包裹扛了回去。
並且,要了一桌酒菜,準備結交一下於謙。
“今日,真的是感謝楚兄慷慨解囊了,否則我于謙只怕要露宿街頭了。”
酒過三巡。
于謙對楚蕭感謝了一番後,便忍不住話多了起來。
于謙嘛。
他這人就有個毛病,嗜酒如命。
但是,酒喝多了他話就多。
於是,就聽於謙忽然轉頭對楚蕭問道:“楚兄,你對當今聖上遷都順天,還有連年征戰有何看法?”
楚蕭也有了三分醉意,一聽也來了興趣。
于謙是個大才,但他如今的眼光還不如以後。
所以他對於朝廷遷都,還有即將北征阿魯臺的事情理解不透徹。
於是,楚蕭便侃侃而談道:“對於朝廷遷都和北征的事情,我可能和多數人的看法都不同。”
“哦?”
“有何不同?”
于謙反問道。
楚蕭抿了口酒,暢想道:“都說每三百年就是一個國家的輪迴,但對於我們國家而言,我覺得我們在每一個時代都會有無數的逆行者,力排眾議奮力前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古有天工開物,今人繼往開來。秦始皇統一七國之前,不是也沒人相信華夏會統一嗎?”
“聖上遷都順天,這樣才能更好的遏制北方草原的諸多部族,我認為這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