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有人說,光刻機是全世界智力的結晶,雖說有些誇張,但也確實能說明一個問題:這確實是人類有數的幾項複雜科技產品!
鄭誠也聽說過不少介紹,說什麼:euv光刻機有十萬個零件,幾千家供應商。零件的加工精度挑戰科技極限,反射鏡片表面凸起必須控制在零點幾奈米。
寫這一類的內容不少,當然,基本都是真實情況。所有這些表達的意思其實就一個,這玩意很難。
說複雜也複雜,但問題說簡單倒也簡單,只有倆字:精密!
不管是內部的各個小系統,還是核心零件,基本都在挑戰速度跟精度這兩個極限。在以毫秒跟奈米為單位的情況下,錯一點,整個機器就是不能用。
看完了機器,鄭誠又跟著李亦平繼續往前走,穿過幾道門,又是別的實驗室了。
“還是那句話,這東西壓根就不是單獨一個企業能造出來的,我們要做的是尋找或培育零部件供應商。
而且別以為就我剛才說的那些就沒了,多著呢!
像什麼光束矯正器,能量控制器,能量探測器,測量裝置,連內部傳送裝置都得特別設計加工,不敢有一點差錯。一點不誇張,每個單獨拉出來都夠養活一箇中等企業了。”
李亦平一說起來就有些摟不住,口罩鼓著,手則是在眼前比劃來比劃去。
“這些我都知道,可您認為,尋找零件供應商,這事靠譜?……溝通起來怕是有問題。”鄭誠有些無奈。
國內能製造那些零件的單位當然不多,他去聯絡人家,包括後續溝通,誰知道會怎麼樣呢?
李亦平有些沉默,好一會才說道:“只能盡力了,我可以幫忙聯絡一下,看有沒有能幫忙的。”
“李老師,要我說,乾脆重要的全自己做算了。”鄭誠突然說道。
李亦平卻只搖了搖頭,說道:“不可能的。你想過沒有,那得多少投資?太大了!再說了,也沒聽說過誰要把整個產業鏈包圓的。”
鄭誠微微搖了搖頭,對他來說,錢從來都不是問題。至於全產業鏈,也不是沒企業嘗試過,而且做的還不錯。山星嘛,一個手機能做到核心零件全部自產,也確實少有。但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高利潤率,高效率。
“李老師,這個問題就不是您要想的了。資金投入方面,更不用擔心,我心裡有數。”鄭誠有些不以為意。
看鄭誠這樣,李亦平也不再多說,他只看好自己那一攤算了。
從實驗室走出,鄭誠拿下口罩,長長的呼了口氣。
“還是屋裡暖和,咦?這是要下雨了?”
這會已經到下午兩點了,兩人肚子也餓得不輕,趕忙去了食堂。
“今天說的事你都記著點,再成立一批子公司,只要是核心零部件,自產是必須的。”一邊吃著餃子,鄭誠向對面的許連說道。
“鄭總,我其實有點不理解。”許連攪著碗裡的面,說道:“你為什麼那麼執著於產品自產?這會浪費很多資金,而且從零開始沒那麼容易。”
“不是我想產品自產,而是沒有別的路子可走,我們又沒有全世界找合作伙伴的機會。”
鄭誠搖了搖頭,笑道:“至於錢,這個更不用擔心了,我掙得比花的可快多了。”
他的投資公司一直都在盈利,大量盈利,完全不用擔心資金問題。別的不說,只持有的戴爾股票價值就又提了好幾倍。其它的投資也差不多,如果算收益率,那他可能要打破紀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