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屋子當然擋不住下次下雨,鄭誠他們就忙著找人重新修房頂。
屋頂的老瓦是自己燒的,那換的新瓦當然還得用自己燒的。這會農村蓋房子,有賣磚瓦的,但買的還真不多,一般都是自己燒。他們村,打穀場再往東不遠就有一個窯洞。
吃了早飯,鄭誠就去了趟村東頭的窯洞。也巧了,這會就有一戶人家在燒瓦呢。
“衛民叔!忙著呢。”
正忙的一家家長叫鄭衛民,年紀三十多歲,輩分算是挺高的。
這會他們一家子正忙著把摔好,晾好的泥胚往窯洞裡搬。
“哎!誠子來啦。有事?”看到鄭誠,鄭衛民打了個招呼。
“是這,前幾天下雨,俺爺家的屋頂碎了好些瓦,我想到你這買點瓦把屋頂修修。”
鄭誠走到跟前,從兜裡拿了盒煙,都遞了過去。
“拿一根就夠了,不用恁多。”鄭衛民支楞著全是泥的手,連忙說道。
“都拿著吧!”鄭誠乾脆把煙塞到了他兜裡。
鄭衛民有些不好意思,指了指旁邊,說道:“你看看,那邊是才燒好的。要用多少,你看著拿吧。”
“大概兩百片吧。”鄭誠摸了摸兜,拿了幾張紙票出來,說道:那你要答應,這錢你拿著,等會我讓人來搬。”
“哎,多了!太多了。”看到那錢,鄭衛民往後退了兩步,不去接。
“這算多啥!你燒這麼些也不容易。”
讓了兩下,鄭衛民還不接,鄭誠就乾脆把錢擱到了旁邊水壺那。鄭衛民這才去把錢拿了起來。
鄭衛民有一兒一女,女兒剛上初中,大兒子十六,初中已經畢業,啥都沒考上就回家務農了。眼看著兒子也快到了結婚年紀,跟多數家長一樣,鄭衛民開始忙著幫兒子張羅蓋房子。
燒磚燒瓦算是個苦活,很苦。以前用泥胚房,現在都流行磚瓦房,工作量可不止提高了一點。一棟房子用到的磚數量都是按萬來算,而一個個磚從泥變成磚的難度,可想而知。就拿泥胚來說,想想小時候摔的那種泥飛機吧,摔幾萬個的話……誰都得打個寒戰。
基本來說,燒磚燒瓦需要花的全是重力氣活。常常的情況是,一大家子在農閒了開始忙,也許要花好幾個農閒才能完工。
“叔,志軍這就打算接你的班了?地裡的活能幹了吧?”鄭誠倚著旁邊的樹,說道。
他來的時候鄭直還沒吃完,等會還得借架車去,估計等會才能到。
“不回來接班還能咋著。學習不中,初中畢業也算不賴了。地裡的活他也跟著學,還算能吃苦,現在也能學個八九不離十了。”鄭衛民看了眼不遠處忙活的兒子,說道。
這會還少有人去打工,不上學就回家種地算是基本選項。像鄭衛民家這樣還算好些,只一個兒子,負擔會小很多。
太陽越來越高,氣溫也很快提了上來。趁著還有點涼快氣,鄭衛民一家開始忙碌,鄭誠則是站在一邊,等著哥哥拉車過來。
喜歡回憶1980請大家收藏:()回憶198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