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趟,專程為娟子高考回來的?”村支書一手捏著菸捲,一手拍了拍身上的麥秸。
“不止為這。我都兩年沒回來了,這不應該的嘛。”鄭誠笑了笑,看著一臉猶猶豫的村支書,隱約想到了什麼。
“那應該。”村支書點點頭,感慨道“這回來不容易吧!你瞧,咱這破地方,跟那城裡不能比。一下雨那路都跟黃泥塘似的,出一趟村子衣服就糊一層泥。”
“這確實。……大爺,您也別跟我這繞了,有事直說唄。”鄭誠懶得扯那些,直說道。
村支書長長呼了口煙霧,說道:“也沒啥不能說的,路的事。誠子,你現在出息了,能不能牽個頭,把這村裡路修了?”
“修路啊……”鄭誠笑了笑,果然沒出乎他的意料。從古到今,當地有人發達了,第一個要做的也是修路修橋的,古代就留下的傳統。
“怎麼修?總不能讓我一個人出錢吧?您也知道,不是自個的東西不心疼啊。路修好了,沒兩年再壞了,那不可惜?”
“你說的有道理,到底是有學問的。不過呢,大家也不富裕,你覺著怎麼才好?”
“這樣吧,一家出十塊錢。”鄭誠說道:“不算多吧。其餘的我補上。”
如果都他自己拿錢,那誰能愛惜?還得都出點才好,自己的路用起來才心疼。
“十塊?”村支書臉色有些難堪,說道:“大家一年到頭才掙個百十塊,你這讓拿十塊錢,那這路指定修不成了。”
鄭誠聽的一愣,他這才想起來,就算十塊錢,對村民來說真的還是很多了。太久沒經歷過那樣的生活,也讓他早就忘了,這還是個工資只有幾十塊的年代。花十塊錢修條路?腦子有毛病啊!
心裡算了一下,鄭誠這才又說道:“那就一塊錢吧?這總不算多了吧?還有,修路大家都得過去幫忙。”
“那這還差不多。”村支書點點頭,“你等著吧!我今天就把這事料理妥了。”
回了院裡,鄭光年趕忙走過來,說道:“支書找你啥事?”
“修路。想讓我出點錢。”鄭誠笑了笑。
“你答應了?修路啊,那得花多少錢?!”鄭光年頓時有些著急,這也太不厚道了,剛回村就讓拿錢修路?
“爸,你就放心吧,我幾斤幾兩心裡有數。”鄭誠笑著說道,並不怎麼在意。
他以後不可能不回老家的,怎麼也是在這長大的,感情自然是有。從心底裡來說,他也希望村裡人都能過好。
修路而已,頂多花個一二十萬,算下來比他那輛車也多不了多少。但對村裡來說,一條好路卻意味著巨大的改變。
不止修路,他也想好了,養殖,經濟作物種植,農產品加工,哪樣都是不錯的門路,如果有可能,他當然也樂意扶持一下。
“唉,那你就修吧!我看你能有多少錢折騰,今個讓你修路,明個說不定就讓你蓋樓嘞!”鄭光年嘆了口氣,轉身回了屋裡。
兒子花的自己的錢,他也沒轍,但終究是心疼啊。那麼多錢,買點啥不好?幫村裡修路,有啥用,以後誰還能真念著你的情分?
這邊正吃著呢,村裡的大喇叭就響了起來,喊大家去打穀場。
“這你得過去!”鄭光年也顧不上再吃了,放下筷子,說道:“你要不去,他不定怎麼替你吹牛呢,等大話替你吹出去了,你不答應臉上都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