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文君就是撰筆者本人,無需再看。那麼排在首位的,自然就是季誦遠。
季誦遠也等不及了。
考官的手都還沒完全遞過來,就被他幾乎是連奪帶搶地拿了過去。其他考生見狀,也只能站在後面,墊腳翹首地張眼來看。
一紙文章鋪開。
最先映入眼簾的當然是顧文君的字。
橫豎勾撇捺,乾淨利落,連一點墨都不多也不少,筆鋒錯落有致,盡顯書法韻味。
季誦遠只是一看,臉就變了顏色,眉毛打結似的擰起,心境徹底大亂。
他從小就接受名家的教誨,習筆練字,才寫出一手的絕妙好字。季誦遠自認天下第一,一直以字為傲。誰曾想,顧文君竟然寫得就比他更加好。
季誦遠受過書法大家的薰陶,他寫得好,看得多,自然比得出好壞。
他知道,論起書面美觀,是他季誦遠輸了。
氣血上湧,季誦遠的怒意都讓眼眶充起紅血絲,他心緒不寧,劇烈起伏,又不得不按捺住惱意。
他想。
顧文君只是練字練得多一些罷了!
文章還是要看內容!
季誦遠咬住牙,繼續看下去。
“科舉制在於選拔新興人才,為朝中輸送新鮮血液,避免權力為少數人所把持。
這就需要改良之前的選官機制,放寬門檻。”
光是第一段的論點就契明瞭要義,直指科舉制的核心。其剖析之遠,其揭露之深,是季誦遠這種享受權力把持的既得利益者根本想不到的。
其實科舉制就是為了避免讓朝中大權淪為豪門望族手中的工具,威脅皇權,影響中央集權統治被提出來的。
陛下當然不希望那些世家大族權勢過盛。
他要把這群人手裡的東西奪過來,分給新的、原本低微的有才之士。
季誦遠一葉障目,卻不是點不通的蠢貨。他看完顧文君第一段話,就明白皇帝無論如何都會選顧文君!
這不是因為顧文君生得貌美,又會討人歡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而是因為顧文君說出了皇帝陛下的意願。顧文君的筆,就是陛下的刀,是陛下的劍。
季誦遠抓著卷子的手指微微用力,已經攥緊了紙張兩邊。
他馬上就見識到了,顧文君的筆能有多麼鋒銳,蕭允煜欽點顧文君來做筆誅口伐的心腹,當得其大任!
更可怕的是。
顧文君不僅闡明主旨,而且確實給出了可行有效的辦法。、
“其一,降低讀書成本。由朝廷成立學府,聘請歷屆落榜書生擔任師長,在全國範圍推行義務讀書制,不限資質,減免普通百姓讀書的成本。
改良紙張,鼓勵印刷技術推行,大興造紙作坊……”
“其二,興文舉武,劃分考試科目,以便篩選專項人才,消除附庸風雅的奢靡之風,注重實用的文學藝術……”
再後面的字,季誦遠已經看不進去了。
那一個個大方端正的墨字,在季誦遠一陣陣暈眩中動了起來,橫豎展開,撇捺搖動,彷彿變成了一個個墨水連線的小兵,橫衝直撞,舞刀弄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