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世家們都知道接下來還有一番爭鬥,紛紛提起一顆心。
而外界卻不知道短短時間內發生了這麼多的變故,仍是一副國泰民安的景象,穩中有升。
在百姓們看來。
京中最大的新聞其實是皇帝先後親臨京城學坊,文山書院。有這作對比,允翊公主鬧出來的動盪輕而易舉就被壓了下去。
對外只道是學坊有一個女學生得病了,宮裡重視,這才擺出了一些大陣仗。
皇帝著重提到:幸虧有顧文君不畏病痾,不計前嫌地伸出援手,為兩所頂尖學府搭出一條互通有無的橋樑,這讓陛下都不禁深深感嘆。
聽說皇帝又下令改制,出了一些草案。陛下的意思是讓兩邊互相學習優點。京城學坊不能只重視授課傳道更要注重育德。
文山書院也應該學習京城學坊的包容,開設女學班,普及世人。
先不提這些改革策略引起了多麼大的反響,又被多少老古董們抨擊斥責。但至少陛下讓世人記住了一點。
原來當今聖上蕭允煜不只是一個會殺人誅九族的年輕暴君。陛下的心裡是有天下讀書人的,他在乎社稷棟樑,他在乎國朝民智。
這對所有志在朝堂的書生而言,簡直是莫大的喜事!
他們管不到陛下以前做了什麼惡事,只寄託於陛下未來會是一個重視人才,提拔青年的有為明君。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擠入那朝堂,一展抱負。
隨著陛下在文山書院關心書生們起居的事蹟傳出去,反而還成為了一樁美談,變成佳話。
這讓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尤其是顧文君。
人們完全忘記前段時間是怎麼揣測她和公主殿下的風.流韻事的。但凡親眼看到陛下對顧文君絲毫不加掩飾的關切,都不會疑心這背後是不是另有原因。
這絕不可能是因為顧文君要和皇室勾結才有的熱切。
更不可能是因為其他齷齪。
陛下的真摯、懇切毫不作假,更沒有半點心虛,坦然相待。要知道,那可是曾經殺人不過點頭地的蕭允煜啊!
就算是文山書院的師長程鴻問見了都忍不住動容,連連感慨:“陛下當真器重於你,你一定不能讓陛下失望。”
顧文君只能應答稱是。
這件事告一段落後,她便十分乖巧,程鴻問問什麼,顧文君便答什麼,沒有一絲隱瞞。
但是程鴻問作為她的師父,卻沒有那麼好糊弄。
他誇了一番年輕君王的所作所為,隨即話鋒一轉,反問顧文君:“就是陛下如此器重,都有些奇怪了,倒不像是看待未來的重臣這麼簡單。
那日陛下來文山書院,說是為了今後的臣子,可依為師看,只是為了你吧。”
顧文君的心中一凜,俊麗生豔的容色都沉寂了幾分,肅斂收正眉眼。
她向程鴻問解釋:“師父,之前出了這麼多的事,陛下也是擔心我。”
程鴻問摸著鬍子冷哼了一聲。